科索沃華商:從400人減到80人

人氣 62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1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朱麗採訪報導)科索沃自從2008年宣佈獨立以來,逐漸收緊了中國人在科索沃的居留證的發放,華商人數已經從最高峰時期的400多人降到了現在的80人左右。

華商們在科索沃經營中國的小商品和服裝生意,原本就是靠夏天的幾個月賺錢,冬季的生意冷清,只是維持生活,而今年的冬天對華商們來說比以往更難。

一位來自浙江的零售店店主說:「我們都不敢進貨,剩下點舊貨隨便賣著看,誰也不知道下次去辦居留時,給不給我們延期。現在連做批發的也不發貨了,到時不給居留,剩下太多貨,中國人也沒人敢接,只能特別便宜的賣給老外,不是更虧嗎?」

他告訴記者,以前在科索沃經商的華人有400多,現在還剩下80人左右,都人心惶惶的。以前一對夫妻可以登記一家店,現在一家店只允許登記一個中國人。每次辦居留所需的證明文件一次比一次多,花一個多月的時間,跑很多趟首都的警察局,最後只能辦下來一年的居留,這還是好的,有的才給半年。

記者採訪一位浙江女店主,她和她先生都在科索沃,兩人在不同的城市各開一家小店,每天晚上,她先生的店關門以後,先生坐小巴車到她開店的城市來團聚,他們在這裡租了一間房子住。

她說:「現在就是我們的文件都齊全,也不能保證會批給我們居留。前一段時間,有兩家在首都普里斯蒂娜的批發市場上開店的中國人,手續都全,還是被拒絕延期了。他們合夥請了律師,一共花了7000歐元律師費打官司,也沒打贏,現在都回國了。我們也不太會說阿爾巴尼亞話,簡單的賣貨的單詞還行,但官司怎麼輸的,官方為甚麼不給居留?就都聽不懂了。」

她還說,有中國人向中國大使館的人尋求幫助,大使館的人說他們幫不了,他們只辦理中國護照的延期。
這位女店主所說的「中國大使館」其實是中共駐科索沃辦事處,坐落在首都普里斯蒂娜最好的地段上的一座漂亮的獨立樓房。因為中共不承認科索沃的獨立,所以只在科國設了辦事處。

這位女店主還說,有的中國商人為了保證能拿到居留,不得不向警察行賄,她擔心這樣會使那些沒給警察行賄的華商更加被警察刁難。

另一位浙江店主小祥證實了此種說法,他說他去年辦居留就給警察送錢了。「如果給他們2000歐元肯定能辦一個居留,大家都會花這錢。我們很多人都是在家鄉借高利貸出來的,搞批發的也有借高利貸進貨的,回中國去,還不上債怎麼行呢?」

浙江人阿宏說:「以前,我打算我們夫妻倆在這裡奮鬥幾年,讓老人在老家幫助照顧孩子,等賺到十萬元就差不多可以回去了。從現在的物價看,十萬元在我們青田花不了幾年就沒了。但是我們想留在科索沃也越來越難。」

記者問華商們,為甚麼不去告這些警察瀆職受賄?大部份華商都表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電視裡都播了,連科索沃總理都是黑社會頭子,他和科索沃解放軍還涉嫌幹過殺人,販賣人體器官,販毒的事,現在歐洲官方正在調查他們。上樑不正下樑歪,告也沒用。」

在科索沃華商中,來自浙江的中國人佔絕大多數。津津和小梅一個來自東北,一個來自華北的北方人,她們倆互將對方視為老鄉。她倆都四十多歲了,一個離婚了,另一個與家人已經形同陌路。她們倆都堅決不想回國。津津說:「起碼我在這裡是給自己當老闆,想甚麼時候關門就甚麼時候關門。我回老家怎麼養活我自己?也沒地可種了,想去打工,也不一定能找到工作呀。」

她們兩人都希望能在這里找到合適的配偶,最好是和歐盟國家的人結婚,可以解決身份問題就行。

科索沃是一個被阿爾巴尼亞、黑山、塞爾維亞、馬其頓圍在中間的巴爾幹半島上的內陸小國,持中國護照去這些國家都需要簽證。所以華商們即使擁有科索沃居留,也去不了周邊的這些國家。幾乎所有中國零售店都是從首都的批發市場進貨,同很多科索沃零售店的進貨渠道相同。他們賣的商品大同小異。

據悉,1999年科索沃戰爭剛結束時,就開始有中國人在此經商了。實惠的中國小商品和服裝非常受相比其它歐洲國家來說還很貧窮的科索沃人的歡迎。現在,一些經營批發生意的科索沃商人開始繞過華商,自己從中國浙江的批發市場直接進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相關新聞
新憲法生效 聯合國移交科索沃治權
茉莉:一位美國女性在科索沃
北約歐盟加強科索沃衝突城市治安
瑞典逮捕科索沃戰爭嫌疑犯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