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飲食順口溜(8)二十九蒸饅頭!

Kewpie Liang

人氣 94

過年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蒸饅頭。不管家境如何,多多少少,都要蒸一點。如果不蒸,街坊就會說閒話:瞧這家,連饅頭都蒸不起!「不蒸饅頭爭口氣」。中國農民自古以來都是如此,越窮,骨頭越硬,越怕人看不起,咬緊牙關、打腫臉充胖子,也要在過年的時候蒸幾個饅頭。窮人尚且如此,富人當然更不在話下。於是,過年蒸饅頭這一習俗倔強的保存下來,流傳至今。

發麵”的“發”意喻“發財”、“發家”,“蒸饅頭”的“蒸”象徵“蒸蒸日上”。麵可以不自己發,饅頭可以不自己蒸,但“發家”、“發財”、“蒸蒸日上”的美好憧憬不能少。這也是這一習俗流傳至今的一個主要原因。

這饅頭的種類也因貧富差距而有不同,有錢人蒸的白麵饅頭,而鄉下地方則是把玉米麵、小米麵、黃米麵,按一定比例混合加工而成。色澤淡黃,稱作“敏餑餑”。如果蒸得太多,吃不了、送不完,就放在缸裡。來年春暖花開,氣溫升高,“敏餑餑”自然發酵,正好用來做醬。佐餐調味,就酒下飯,醬是農家必不可少之物。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醬位列第五。

無論是蒸饅頭還是蒸“敏餑餑”,都是很有講究的。麵要發好。發好麵是蒸好饅頭的前提。麵如果發不好,且不說饅頭品質無法保證,主人還會覺得晦氣。蒸饅頭的時候通常關上屋門,謝絕客人造訪,表面是怕蒸鍋漏氣,其實是擔心“蒸蒸日上”的好運被別人衝撞了。還有,蒸饅頭的時候切忌口無遮攔犯忌諱,說話一定要小心謹慎。比如,饅頭蒸裂了,千萬不能說“蒸壞了”,要說“開花了”。所以,過年蒸饅頭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勝任的。饅頭蒸得好壞,代表這家女主人的廚藝和綜合素質。蒸得好,又大又圓又喧騰,正中點上一個紅點兒,孩子拿到街上啃食,或左鄰右舍送上幾個,街坊嘖嘖稱羨,女主人滿臉放光。


二十九蒸饅頭(網路圖片)


饅頭,悲憫和智慧的化身,幸福和美好的期盼。過年了,吃個饅頭吧,讓世界充滿愛,讓美好降臨人間。@*

※文章部分內容摘自:平谷小李※

相關新聞
過年飲食順口溜(1)
過年飲食順口溜(2)二十三糖瓜兒沾!
過年飲食順口溜(3)二十四掃房日!
過年飲食順口溜(4)二十五磨豆腐!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