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俱樂部」 傳遞母親的溫馨

人氣 20

【大紀元2011年10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漫雪北卡報導)長成後,我們仍時不時地回味起小時侯母親做的家常便飯,即使只是一碗簡單的紅油素面,也勝過如今眾多的美味佳餚。想要追尋那份遙遠而又熟悉的味道,卻怎麼也拾不回來了。

母親當年是怎麼做的呢?

紅麴甜糕、客家炒粄條、酪梨沙拉、紅燒鯰魚,這是北卡州「媽媽俱樂部」在近期一次活動中的菜單。這是一個由慈愛的母親們組成的、提高和分享烹調心得的群體。為的是能為孩子們做出更加可口的飯菜,也能讓這些美味承傳,以便將來孩子們想念媽媽的飯菜時有據可尋。她們中有年屆70的婆母,也有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族。

「你們知道圓糯米和長糯米有甚麼區別嗎?」鄧淑真女士在10月下旬的活動中和大家分享紅麴甜糕的做法時問大家,「圓糯米主要用來做甜食,長糯米是做鹹的口味。」


鄧淑真女士和大家分享紅麴甜糕的做法(攝影: 谢漫雪 / 大紀元)


「媽媽俱樂部」的每道菜都在現場演示製作,然後大家再一起品嚐,每次活動的經費由參加的人士共同分擔。過程中大家也在不斷提出好的建議和嚐試更好的做法。鄧淑真女士介紹的紅麴甜糕色彩瑰麗、甜醇有韌性、吃在嘴裡口齒留香。這道菜簡單易學,原料只有四種:圓糯米、沙糖、龍眼干和紅麴。關鍵是掌握好糯米浸泡的時間和干蒸。

客家炒粄條是一道傳統的客家風味菜。粄條也稱為河粉,由米磨成漿再加工而成。在本地的中國超市均可買到。客家炒粄條原料豐富,有五花肉、蝦米、香菇、雞蛋、紅蔥酥。加工的關鍵是冷凍炒粄必須在微波爐中打軟再分開成片。白胡椒粉最後下鍋,味才不會變苦。

曾主持一家餐館的范女士和大家介紹了酪梨沙拉、紅燒鯰魚兩道菜。酪梨沙拉的特點是清淡、營養健康。原料只有奶油果、西紅柿和洋蔥末(絲)。作料可根據個人的喜好添加油、鹽、醋和黑胡椒。范女士強調黑胡椒可增添香味,白胡椒則添加香辣兩味。


紅燒鯰魚起锅了(攝影: 紅燒鯰魚 / 大紀元)


紅燒鯰魚很適合時間緊又想燒出美味飯菜的上班一族。鯰魚也就是大家口中的貓魚。在Kroger 5磅一袋,賣10元。這種袋裝魚無須解凍,無須切洗。鍋中放油,中火燒熱後,放入切好的薑末和蒜末,炒香後將魚直接從袋中倒入鍋中,加醬油、老抽(上色)、糖、高濃度(40°)的酒去魚腥,蓋上鍋蓋中小火燒25分鐘。鍋裡無須另外加水,冷凍魚會自行出水。此菜的關鍵是起鍋前,需再放一次姜、蒜,下蔥,魚肉要軟而不爛;喜歡辣味的朋友也可以加入辣椒。

「媽媽俱樂部」自2003年成立以來,主要由俱樂部的成員分享自己擅長和受家人喜愛的飯菜,活動通常安排在每月的第三個週日。如今媽媽們已出版了第一本菜譜,上面錄用了大家貢獻的菜單和妙方;第二本菜譜也正在製作之中,已收集了約170道配方。據鄧女士介紹,很多買第一冊菜譜的都是第二代,想學母親的烹調技術。

相關新聞
2011 中秋賞月烹調大賽
秋節美味秋刀魚 漁業署掛保證
中秋節 北卡客家文化情濃
北卡羅利國際節 文化美食纷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