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遭日元升值和泰國洪災雙擊紛告減收

標籤: ,

【大紀元2011年11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高夢真東京報導)日本的汽車和電機等主要的企業,繼東日本大地震之後,再次受到史無前例的日元高騰和泰國洪水的衝擊,給日本公司的生產及業績帶來很大的影響。

受泰國洪災影響,本田駐泰國的工廠出現嚴重的零部件供應短缺,致使美國和加拿大的6處工廠從11月2日至10日期間將減產一半,11日預計停產,之後的生產計劃看泰國情況而定。本田的池史彥專務在10月31日的決算發表會上表示,被泰國洪水浸水的rojana工業區的汽車工廠的「下半年生產有可能將處於荒廢狀態」。

位於泰國的本田汽車工廠的生產能力年產達24萬台,佔全世界生產台數的近7%。受洪災影響已於10月4日停產。本田原本計劃泰國工廠全天24作業,以彌補日本震災造成的春季減產。再遭洪災被迫停產半年,遭受雙重打擊預計將減產12萬台。關於工廠生產的恢復情況,池史彥專務表示「即使12月中旬洪水能減退,設備更換等也需數月時間。」

本田公司31日發表的11年9月的中間集團總決算(美國會計基準)顯示,總銷售額與前年同期比減少22%,約為3兆6004億日元,加上日元升值的影響,最終利潤減少77.4%,減少額達到922億日元。

另一方面,日本電子元件巨頭TDK由於日元持續高漲等原因業績惡化,於10月31日宣佈將在今後的1、2年內消減國內外員工1萬1,000人,預計可消減大約200億日元的成本。據悉,截至9月底,TDK集團員工總數為88,449人,此次裁員人數佔總人數的12%。除此之外,還決定採取退出虧損業務、出售閑置資產等措施。

(責任編輯:菡萏)

相關新聞
日本經濟低迷不振,IT革命能否擺脫困境
日本經濟困難導致自殺事件直線上升
日本贏得高速鐵路合同 三國繼續競逐京滬高速
日中經濟關係未受政治上冷卻影響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