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大壩疑慮多 緬甸叫停中資水電項目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2011年11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江泓編譯報導)中共在海外的投資近期再受打擊,其國有電力企業在緬甸的大壩在建項目被叫停,面臨重大損失。

據《華盛頓郵報》消息,今年3月份上台的緬甸總統吳登盛(Thein Sein)最近宣佈,他必須尊重緬甸人民的意願,停止伊洛瓦底江(Irrawaddy River)上的密松(Myitsone)大壩工程。密松項目投資額36億美金,已進入開工建設階段。是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CPI)總投資200億美元,在緬甸建設的七個水電項目中最大的一個。

緬甸政府的這個決定對中方而言猶如「晴天霹靂」。中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國。它的水力發電量是總發電量的16%,水力佔總能源消費量的7%。而且中國計劃在未來五年要增加近三分之二的水力發電量。

近些年,中國的大壩建設擴張到了國外的河流,在建和將要建造的國外大壩大約有300座。其中只有在老撾,尤其是在緬甸的水電工程,能夠向中國的電網供電,滿足國內的能源需求。CPI在緬甸的第一大河伊洛瓦底江及其支流上的大壩工程完成後,總發電量接近三峽大壩的發電量。其中,90%的電量將輸往中國。

2005年,中國電力投資集團公司(CPI,中共前總理李鵬的女兒李小琳擔任副總經理)與緬甸的亞洲世界公司(Asia World)結成戰略夥伴關係,準備合作開發伊洛瓦底江水力發電項目。這家緬甸企業與軍方聯繫密切。到了2009年,緬甸當時的丹瑞(Than Shwe)政權同意CPI在伊洛瓦底江建造多級大壩。但這起交易的具體內容至今仍保密。

這個項目給緬甸民眾帶來諸多疑問:是否加劇地震的風險;對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家園被淹沒的可能性?是不是真的要把大部分電力輸往中國?密松當地的克欽人(Kachins)在大壩開工前就爆發了多次抗議活動。

緬甸作家、反水壩活躍人士郭塔(Ko Tar,譯名)說,CPI「認為只要搞定(緬甸)政權就可以了。他們不明白情況已經改變了,」中國只「關心自己的電力需求,而不管緬甸的生態環境的需要。」

2009年10月,當地反對派團體克欽發展網絡集團(Kachin Development Networking Group)發表了給CPI的公開信,要求停止這個水電工程項目。但CPI對公開信沒有任何回應。克欽人(基督徒)甚至舉行了祈禱會,祈求上帝揚善懲惡,希望藉助神的力量來阻止CPI破壞他們的家園。

到了今年夏天,當地的抗議活動蔓延成了一場全國性的運動。記者、藝術家、詩人和反對派活動分子,紛紛譴責大壩項目和中共控制緬甸經濟的做法。他們的聲音借助臉書(Facebook)和境外的網站得以廣泛傳播。

緬甸全國民主聯盟領導人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也發表公開信,要求當局重新考慮CPI的大壩項目。她並出席在仰光藝術畫廊為慶祝伊洛瓦底江而舉辦的圖片展,表明她對大壩批評者陣營的支持。

CPI起初對如火如荼的抗議運動無動於衷。直到緬甸政府的停工令出台前夕,中國方面才採取行動,試圖平息緬甸民眾的憤怒。但一切努力都為時已晚。9月30日,緬甸總統賀登盛(Thein Sein)致信議會,宣佈因為「公眾憂慮」,他決定停止密松大壩項目。
(責任編輯:張東光)

相關新聞
三峽水壩滑坡崩塌  多達上千處
怨聲載道: [三峽水壩]美景成淤泥 居民成難民
貌強:美國國防專家看中緬關係
陳破空:中緬關係  骯髒的交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