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報人系列】之三:

李桑榆:毛澤東的「南姚北禹」

李桑榆

人氣 14

【大紀元2011年11月16日訊】【編者按:
11月8日是中國大陸的記者節。

中共非常重視宣傳工作,從建黨之始便辦刊、辦報,一批原來白色報人在不滿蔣介石政府後,接受馬克思主義,成為紅色報人。通過國統區的報紙宣傳革命理論、鼓動起義,罵政府不夠民主及政府腐敗無能。共產黨奪取政權後,令這些人始料不及的是,共產黨對輿論的極度鉗制,遠遠在國民黨之上,媒體喪失社會公器地位,淪為黨的「喉舌」,媒體人喪失獨立人格,成為「黨狗」。嚴重的造假和服務政治,使新聞背離其本質,反覆無常的政治運動使不少媒體人,或成「替罪羊」被整治,如姚文元、戚本禹,或本身就是運動對象,如范長江、儲安平,從反右、文化大革命大批媒體人自殺,到「六四」人民日報成「自由化黑窩」、上到社長錢李仁被解職,記者劉賓雁被通緝,中央電視台杜憲、薛飛被「下崗」,到今天,為人民發聲的記者多人被判刑、被殺害。這在世界新聞史上從未有過。

本報聚焦中國大陸新聞人,讓讀者通過歷史與現實的真相,看中國新聞的迷失與覺醒,偏離與歸正,為中國的新聞自由而呼。】

新聞是以事實為依據的,一旦新聞成為政治的女僕,新聞人拋棄客觀、公正立場,而為政客驅使,新聞就成了謠言的散發地,政治運動的催發劑。文化大革命是一場針對文化的殺戮,也是針對文化人的殺戮。當年,在1950年,針對「胡風反革命集團」批判,揭開整肅知識份子之序幕,1957年「反右鬥爭」的倖存者們,如周揚、舒蕪等無一倖免被文化大革命所打倒。

毛澤東親自樹立了新的文化權威與輿論操控者。戚本禹1965年12月8日在《紅旗》雜誌第十三期發表發表《為革命而研究歷史》,攻擊翦伯讚是「超階級」、「純客觀」的資產階級觀點。受到毛澤東稱讚:「現在的權威是誰?是姚文元、戚本禹……要年紀小的、學問少的、立場穩的、有政治經驗的堅定的人來接班。」成為毛的筆桿子,姚文元和戚本禹紅極一時,人稱「南姚北禹」。

文革前的普通新聞人

姚文元父親是翻譯家姚蓬子,和胡風是朋友,姚文元也算是胡風的弟子。他21歲時,恰逢自己崇拜的胡風受到全國性大批判,父親也被牽連,他也被調查。我們無法探知這突如其來的風暴,在他年輕的心靈引起了甚麼核聚變,1955年,他寫了批判胡風文章《分清是非,劃清界限》,發表在《文藝報》上,文藝觀、歷史觀已經完全「毛化」了。他在《萌芽》雜誌、《文藝月報》任過編輯,《解放日報》任過編委。

戚本禹是一代名將戚繼光的後人,與姚文元相貌平凡,氣質如收舊報紙的人不同,戚氣度磅礡,作風凌厲,在「對反對派」進攻中,早有「戚大帥」之稱。戚繼光篤信佛教,曾為陣亡侍衛念誦佛經,使之超度。而戚本禹極度崇拜的人是毛澤東,他十九歲進入中南海,聽說毛讀甚麼書,一定想法設法弄得研讀,並做筆記,自稱為毛的「弟子」。曾在《紅旗》雜誌任歷史組編輯組長。

文革中的輿論推手和造勢者

1965年11月10日姚文元受毛澤東之命,在上海《文匯報》發表《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1966年5月10日在《解放日報》《文匯報》發表《評「三家村」──<燕山夜話><三家村札記>的反動本質》,揭開文化大革命大戲的序幕,為文革一系列批判定下基調。

戚本禹1966年後任中央文革小組成員、中央辦公廳秘書局副局長、中共中央辦公廳代主任。成為毛澤東、江青的秘書。1966年第7期《紅旗》雜誌發表《評〈前線〉、〈北京日報〉的資產階級立場》。1967年3月30日《紅旗》雜誌第5期發表《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評歷史影片〈清宮秘史〉》。4月1日,《人民日報》予以全文刊登。從此為針對「黨內最大的一小撮走資派」和「反革命修正主義路線」的「革命大批判」定下了基調。有人指稱他曾暗示、鼓動中央辦公廳造反派批鬥劉少奇、鄧小平、陶鑄、朱德,並指使紅衛兵把彭德懷從四川揪回北京批鬥。升任《紅旗》雜誌副總編輯。

姚文元任《紅旗》雜誌總編,1970年接替倒台的陳伯達主管意識形態,參與組織了批林批孔和評《水滸》、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等政治運動。是「池恆」等御用寫作班子主管。

罪犯與反革命

在中國大陸的搜索網站百度,關於姚文元的人物簡介第一行是這樣的:姚文元(1931.12.11-2005.12.23),資深反革命成員。1977年中共十屆三中全會通過《關於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反黨集團的決議》,永遠開除其黨籍,撤銷其黨內外一切職務。1981年被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定為江青反革命集團主犯,犯有領導反革命集團、陰謀顛覆政府、進行反革命宣傳煽動和誣告陷害等罪行。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
  
早在1968年1月,行為嚴重出位,一路「衝擊」、「砸爛」的戚本禹,在毛同意下,被隔離審查,並撤消黨內外一切職務。1980年7月14日被北京市公安局依法逮捕。1983年11月2日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誣告陷害罪、聚眾打砸搶罪判處有期徒刑18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1986年出獄後在上海市圖書館收藏部當圖書管理員。

歷史過程像誇張的戲劇,是非被顛倒,再被顛倒。但千古自有公論。姚文元在法庭上不承認自己是「反革命」,他是「四人幫」唯一活著走出監獄的人。戚本禹在18年監牢生活後,對「偉大領袖毛」,崇拜不變,表忠不改,寫了《戚本禹談毛澤東和文化大革命》要證明自己是真正的共產黨人和忠於毛的人。悲乎?

相關新聞
【專欄】林保華:姚文元精神不死
姚文元的父親曾叛變共產黨
美國之音:聽眾評論姚文元去世
海內外傳媒研討姚文元去世報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