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浪漫 赖梅春油画生命绘本

font print 人气: 28
【字号】    
   标签: tags: ,

文/陈文敏 图/许享富

年近七旬的赖梅春才华洋溢,拥有丰硕、精彩的生活历练,以真诚、慈悲关爱他人。舞台上永远光鲜亮丽、闪耀动人,舞蹈、歌唱、主持、团康样样精通;热爱音乐、绘画、舞蹈、花艺,举手投足间散发着艺术气息。

自国中体育教职退休后,赖梅春即从事美术创作。“真情•浪漫 赖梅春油画个展”,56幅丰富多元的画作是她跨领域的生命绘本。沉淀自己,拿起画笔彩绘她的多彩人生,让人啧啧称奇,且由衷的赞叹与敬佩。回忆童年时光,赖梅春温婉脸庞上绽放着灿烂的笑靥。她说小时候的生活很单纯快乐,严谨的家规让她懂得敬老尊贤,待人处世的道理,也因此集众多宠爱于一身,欢乐的童年她终日幸福洋溢。


“结伴”

乐观知足是赖梅春保有青春活力的锦囊妙方,她经常说:“凡事不强求,一切随缘。”这样的人生观,让赖梅春过得踏实且惬意。然而细数过往岁月的点滴,也难以一帆风顺;在看护罹病丈夫长达17年的日子里,她不怨天尤人或沮丧消沉。“不经一番寒彻骨,焉得梅花扑鼻香?”她选择积极转念面对人生的荆棘,用爱、热情挥洒人生舞台。

西画学会理事长谢文彬老师说:“赖梅春的作品,没有磅礡气势,却像深谷中的泉水,静静的、慢慢的……,浏览其中,那股山泉水会在你我之间泛出涟漪,引领人深入了解作者的心境。”


“太阳之子”

“那里不是一潭死水,是丰富、挑战与生命力度的展现。画作题材非常多样,色彩丰富,画内的意涵要用心去体会、感觉。”“对于一位画者来说,艺术之路是非常寂寞漫长的,内心要有所感觉,才能呈现作品的丰富性与感动,恰到好处的表达。”水彩画家张秋台校长深入探索赖梅春的创作,心中似乎有更深刻地触动。

赖梅春画里拥有女性细腻感性的一面,也有男性豪迈不羁的狂想;品味她的画作,让人感受到她生命的热情,凝视她的画,犹如穿梭在飘逸与浪漫的情境中;端视她精湛画艺的内涵,犹如探索她丰富的人生经历与艺术瑰宝。

因人生经历丰富,画作中点滴尽是感动。获行政院客委会比赛优选的“祈”这幅画,描绘客家风情的待嫁女儿心,画面平衡协调,色调温暖;让人触动的是女儿放在母亲大腿上的手,传达了母女之间的不舍;一条细细的线,挽着青春的容颜,微痛的表情,交织着复杂的心境;母亲手中的线荡漾着母爱的光辉,对女儿有更多的期盼与祝福。

她画作里绘入了许多家人的身影,“有子万事足、三代同堂儿孙福满门的喜悦,那种幸福的感觉非常丰富。”赖梅春自诩这是她最幸福、最丰富的人生旅途。观孙女舞蹈,一出“雨中旋舞”令她感动,“舞在雨丝”的创作于焉产生;大雨倾盆,手持小伞轻盈快乐的舞着,心中的悸动与踩地的水声、雨声交织成美丽的乐章。

赖梅春对大自然缜密的观察与敏锐的思维,显得处处都是奇迹,点滴尽是感动;举凡周遭景物与行旅各国的美妙经验,都是她创作灵感的泉源。“天池一隅”是她描绘丝路之旅,在天池览车上所见。一群牛奔腾下山,掀起一阵狂风般的浩荡之气,这美令赖梅春惊叹,回荡心中久久不能忘怀。“秋日私语”描绘秋旅至福山植物园,秋高气爽,湖畔漫步,落羽松倒影与平静的湖面相互辉映,绚丽的美景,使人陶然忘机。于是她以点描技法呈现诗意与艺术形式美。


“天池一隅”

“浪漫邂逅”,这是记录旅行法国南部时,偶见朵朵彩霞洒落在地平线上,宁静古城刹时间变了调,橘、黄、红、橙、紫……,缤纷灿烂的浪漫之作。“花博系列紫色花梦”,灵感则来自观赏台北花博争艳馆。赖梅春以兰花为造形,画面采用曲线为主,直线为辅,色彩相互辉映,力图呈现画面的内涵、稳健与诗意。

身为苗栗县体坛健将、教育界的菁英,如今跨领域至绘画,前文化局长曾光雄惊艳之余表示,她画作中充满美、真情与生命力。气韵生动,是一种浪漫,也是她的人格特质。县长夫人杜丽华赞叹赖梅春彩笔下的人生历练,丰盈而多元,画作是她生命的乐章与律动。


苗栗艺术大老参加赖梅春画展开幕式。(左起:黄庆嵩、陈树业、曾光雄、刘同仁、谢文彬)。

无论身为师长,优秀的活动策划、主持人,或是照料丈夫的贤妻与教化人心的看守所教诲师;60多年来,她无时不在努力耕耘心中那亩田。她就像是绽放在暮冬初春高洁、坚毅的梅花,用爱彩绘出美丽的人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由新唐人电视台主办的第三届“全世界华人人物写实油画大赛”将于今 (11月28)晚7点在纽约曼哈顿的萨玛港笛艺术馆开幕。该届大赛项目经理竹学叶11月27日下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赛评委会从来自北美、亚洲、欧洲和澳洲的104位选手的141幅画作中评选出了 51幅佳作入围决赛。这些作品都将在28日晚上的开幕式上公开展出。竹学叶说,本届大赛将评出金奖2名、银奖2名、铜奖3名以及优秀奖9名,正式的获奖名单将在今晚开幕式上宣布。
  • 新唐人电视台第三届“全世界华人人物写实油画大赛”51幅入围作品于11月28日到12月3日在纽约曼哈顿的萨玛港笛艺术馆公开展览。此次共收到来自北美、亚洲、欧洲和澳洲的104位画家的141幅作品。
  • 由新唐人电视台举办的第三届“全世界华人人物写实油画大赛”继11月28日举办开幕式与颁奖典礼之后,12月2日参赛选手们汇聚在纽约萨玛港笛艺术馆现场写生,交流绘画的心得并展现各自的艺术才华。
  • 第三届“全世界华人人物写实油画大赛”的主办单位新唐人电视台于12月3日(星期六)下午在纽约萨玛港笛艺术馆举行参赛选手座谈会,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画家欢聚一堂,畅谈创作心得与参赛收获。座谈会由油画大赛项目经理竹学叶主持,大赛评委会主席张昆仑教授与大赛评委汪卫星女士出席了座谈会,张昆仑教授对一些青年画家的优秀作品作出了点评。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 一生嗜茶,精于茶道的陆羽,被誉为茶圣,奉为茶仙,亲自踏访考察各地茶乡,从种茶、制茶、焙茶、饮茶、品茶,不只深究水质、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如何影响茶叶的生长和气味,更讲求煮茶技艺、饮茶的配置与器皿,因而写就世界首部茶学专著――《茶经》。
  • 美国风景画家阿尔伯特‧比尔施塔特(Albert Bierstadt,1830—1902年)成了沟通东西两岸的一座桥梁。他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原始之美、希望与力量的深刻感知,捕捉到了美国西部的精神,为那些永远不会亲自冒险西行的观众开启了一扇窗,让他们得以一窥落基山脉的雄伟壮丽。
  • 1990年林布兰的作品《加利利海上的风暴》在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the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遭窃,还有其它两幅至今仍下落不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