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美換帥 張大中接替陳曉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3月10日訊】9 日,國美電器發布公告,任命張大中為公司董事會主席及非執行董事,而董事會現任主席陳曉將以私人理由辭去公司董事會主席等一系列職務。同時,孫一丁也以 私人及家庭理由辭任公司執行董事並留任公司行政副總裁。雙方將簽訂為期3年的委任函,任命於2011年3月10 日生效。委任鄒曉春
取代陳曉為公司授權代表。

「國美控制權之爭」中,陳曉的去留一直是焦點問題。去年8月,陳曉與黃光裕的矛盾公開化,黃光裕提出5項提案,其中即包括撤銷陳曉董事局主席職務。雖然在9月的股東大會上陳曉得以留任,但這次,他真的離開了。

張大中接替陳曉掌舵國美

陳曉從去年9月28日的股東大會上留任董事會主席,到9日的出局。其間,國美電器的股價從2.49港元緩緩升到2.77港元,根據國美電器最新的三季報,新開90家門店,關閉了29家門店。前9個月累 計營收372.7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8.58%,凈利潤約14.4億元,同比增長達49.22%。但這張業績單並沒能讓陳曉留下來。

事實上,陳曉的出局,在去年他成功留任時就已經埋下禍根,當時,由於股東大會上以 54.62%:45.38%同意了黃光裕提出的「撤銷增發股份授權議案」,已經為黃光裕保住了控股權,這意味著黃光裕一方隨時可以扳回這一局。而上市公司 公開的業績就是最好的炮彈。黃光裕的妻子杜鵑前不久就表示,過去一年,國美電器的運營未達預期,並將責任歸於陳曉。

繼任者張大中是家電江湖的另一位大佬,他與黃光裕和陳曉雙方,都有很深的交往。2007年前,當時陳曉控 制的永樂電器已經和張大中的大中電器到了談婚論嫁地步,但結果卻是,2007的12月,張大中突然把大中電器賣給了黃光裕,並且黃光裕給了張大中一個此前 無論是永樂電器還是其他競爭者都不曾開出過的慷慨價格:36.5億元!

張大中作為中國家電連鎖業的拓荒者,有資歷,有人脈,當然更熟悉這一行的門檻訣竅,而且張大中比較居間,在國美內部也沒有太多人脈瓜葛,因此更適合做 一個黃光裕、陳曉后時代的穩定者。

陳曉稱「生活最寶貴」

用「失敗者」定義陳曉似乎並不准確。有消息稱,陳曉將獲得令人滿意的補償。陳曉仍 持有1.25%國美股票,陳曉女兒陳葉持有0.42%。國美股價9日下跌1.77%,收於2.77港元。按9日國美電器收市價計算,陳曉持有的股票市值為 5.21億港元。

據報導,陳曉在離開國美之前,曾經給很多人群發簡訊:「人生最寶貴的東西 是什麼?是生活!因為我們的一切快樂,我們的一切幸福,我們的一切希望都和生活聯繫在一起。祝幸福快樂每一天!」有消息稱,陳曉正在上海為新的事業做准 備,將進軍中國家居用品、飾品連鎖零售行業,目標是成為中國家居用品、飾品的領頭羊。

為什麼是張大中?

今年已經63歲的張大中,11歲時喪 父,1980年依靠母親的1000元撫恤金開始了創業之路。他的第一桶金是自己用廢棄的紡織梭組合而成的落地燈。此後,從1989年「大中音響公司」、 1993年「大中音響器材城」,到1999年大中電器專賣連鎖店正式起航,直至2007年退隱江湖。

獲得黃氏家族信任的張大中以「職業經理人」身份入閣,與當年將永樂電器賣給國美后加入國美的陳曉一樣。在經歷了控制權之爭后,黃氏家族對於職業經理人的 「人品」更加看重。此前的種種跡象表明,張大中對於黃光裕似乎有著更多的「同情」與「義氣」,黃氏家族對於張大中也有基本的信任。

黃光裕之妻杜鵑幕後「輔政」

值得關注的是,張大中雖然當選公司董事會主席,但跟陳曉不同,他並不擔任執行董事而是非執行董事,分析人士認為,這可能意味著未來國美管理權實際上將由現任管理層擔任,而黃光裕的妻子杜鵑也將是國美運營的實權人物。

國美員工談論起杜鵑充滿溢美之詞。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的杜鵑曾在中國銀行北京分行擔任放貸員,2002年起擔任國美電器執行董事。 「對財務方面非常熟悉」是最常見的評價,「持一口流利的英語,可以遊刃有餘地與外方投資人交流」,也頗為國美 員工津津樂道。而事實也證明了杜鵑斡旋多方力量的能力。

去年9月28日國美電器特別股東大會前一個月,杜鵑改判為緩刑,當庭釋放。另外 一個關鍵因素是,香港高等法院日前解除了黃光裕妻子杜鵑的資產凍結,使杜鵑可以自由支配83億元的解凍資產。杜鵑回歸對雙方達成妥協起到了關鍵性作用。作為黃光裕最佳「代言人」的杜鵑雖仍置身幕後,卻將扮演 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3 月7日,市場傳出陳曉離職的消息,當天國美股價上漲3.5%,收於2.96港元。3月9日,國美股價昨日下跌1.773%,收於2.77港元。 分析人士認為,經過近半年時間消化,國美電器董事會即使現在發生變動,帶給管理層和董事會層面現實的波動也會很小。

相關新聞
黃光裕一審判14年 罰金6億沒收2億
國美電器起訴前執行董事黃光裕要求賠償
國美起訴前董事長黃光裕
中國前首富黃光裕二審維持原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