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身材适中到偏瘦 医疗花费少

人气: 15
【字号】    
   标签: tags:

【大纪元3月23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23日电)中研院昨天发表研究指出,身体质量指数介于22.6至27.5的人,即偏胖的人,死亡风险最低。研究成员担心误导民众以为胖一点才好,今天说明身材适中到偏瘦的人,医疗花费较少。

这项研究是由台湾中研院等7个亚洲国家共44名学者跨国合作,搜集114万人资料追踪体重与死亡的关系,发现除了印度和孟加拉,身体质量指数(BMI)与死亡率呈U型相关,BMI介于22.6至27.5的人死亡风险最低,最完美是介于24至26之间,过轻或过重则死亡风险高。

身体质量指数的定义是体重(公斤)除以身高平方值(公尺的平方),卫生署认为BMI正常范围是18.5到24之间,超过24属于过重,超过27即为肥胖。中研院参与的这项研究,引发是否放宽肥胖定义的争议。

研究团队之一、中研院生医所研究员及国家卫生研究院医疗保健组主任潘文涵今天指出,这项研究只是现象的描述,可能导致民众误以为BMI可以高一点,人胖一点才好。

潘文涵解释,这项研究有个时序颠倒的隐藏偏差,就是消瘦可能是疾病、不健康的结果,不是死亡原因,有的老人身体出状况、或长期抽烟、慢性病缠身,才会逐渐消瘦,死亡危险上升;相反地,也有许多瘦子长期维持良好BMI,维持身体健康。

潘文涵说,当研究对象是年轻成人时,就会发现BMI愈高,死亡率愈高;若观察健保花费也会发现,瘦的人不论年龄老少,健保花费都少,这和死亡率的关系截然不同。

依据医疗花费的研究,潘文涵说,她支持在BMI正常范围内,BMI倾向低端才是好的,而且还有充足的肌肉,也是维持良好身体状况的指标。。

她也强调,BMI不可低于18.5,BMI低于18.5的纸片人,一旦发生意外事件时比较容易骨折,这是不争的事实。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