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的孤獨

《紙上城市》讀後

琥珀色的月亮

人氣 5

瑪歌與昆汀從小就是鄰居,也常玩在一起,長大後卻各自有自己的生活,即使讀同一所學校,卻極少在一起,但這不減昆汀對瑪歌的愛戀。某天晚上瑪歌闖進了昆汀的房間,並且要求昆汀陪他完成11件瘋狂任務,沒想到事後瑪歌竟失蹤了,她的家人卻認為她只是慣性蹺家,直到昆汀發現異狀並且找到瑪歌留下的線索後,展開尋找瑪歌的旅程。

記得以前上課時,有位新來的老師為了快速認識班上同學,因此要求大家寫下簡短的個人介紹,那時對於「個性」填寫部分我思考了很久,我該寫下「開朗大方」嗎?因為這是同學們眼中的我,但其實私底下的我是沉默憂鬱的,只不過在學校裡我習慣這樣武裝自己,這樣除了贏得好人緣外,也能騙過自己。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瑪歌形象,但都只是鏡中倒影。」內心裡的孤獨累積久了,也會有想放下一切離開的念頭,當年的我沒有勇氣去做,而瑪歌卻幫我完成了。

作者透過瑪歌與昆汀,寫出不少令人省思的觀點,像是策劃計謀與執行過程中,哪一個才是有趣的?我總認為結果才是重要的,但發現現實是殘酷的,不可能每件事都有完美的結果。反倒是花心思去策劃一件事時,因為還未執行,所以不用擔心過程中遇到困難,更不用害怕結果不如預期,所以在策劃時的美好想像是有趣的。

這就像在心中築夢一樣令人愉悅,還有瑪歌對於壽命延長的看法、高處俯瞰城市星光的感觸、昆汀對於詩與離別的解讀等,都在在顯示這不僅僅只是一本有趣的冒險故事,而是極具意義的書。

撇開那些省思的觀點,其實故事描寫得生動活潑,而且還穿插了不少人物間逗趣的對話,而且作者將學生生活營造得很好,讓我不禁憶起我的學生時代,我也曾與三、五個同學一起做了不少蠢事、鬧出不少笑話,有時也會厭惡身邊同學的小奸小惡,但真的有事發生時,相挺渡過是一定的,這就是同窗情誼的可貴之處。

另外作者安排的線索裡有詩人惠特曼的《草葉集》,我很喜歡老師告訴昆汀的話:「雖然人們主觀的閱讀一首詩,但惠特曼或許正是希望別人能透過他的詩,做為去了解他人的手段。」我想有時閱讀一本書,也是同樣的道理吧!◇

相關新聞
《如果,這是天意》讀後
《阿法的二手書之戀》讀後
《純真之書》讀後
《謎網》讀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