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危機 專家:有機食品需求大

人氣 8
標籤:

【大紀元2011年06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周月諦多倫多報導)近日歐洲爆發大腸桿菌後,本週加拿大安省發現首宗可疑案例,加之加拿大食品檢驗局(CFIA)宣布回收更多台灣產的加工食品,使民眾再次關注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專家表示,有機食品更安全,能代替普通加工食品,不含轉基因物質。

歐洲大腸桿菌爆發後,本週一(6月6日)加拿大發現首宗相關的可疑案例,1名安省皮爾區男子在今年春季去德國旅遊,途中吃了當地食品後患病。該男子目前已出院。
  
對此,加拿大有機貿易協會(COTA)執行主管何慕斯(Matthew Holmes)告訴大紀元:「近日爆發的大腸桿菌案例告訴我們很多方式能使食品被污染。」
  
另外,台灣食品風波仍在繼續,6月7日食品檢驗局宣布回收更多台灣產的加工食品。全球珍珠奶茶公司(Global Bubble Tea Inc.)出售的POSSMEI品牌果汁含有害物塑化劑(DEHP),已進入安省的酒店與餐廳等場所,須立即被銷毀。被禁產品分別是芒果、荔枝及百香果味的果汁。
  
加拿大有機農業中心(OACC)主任韓嵋特(Andy Hammermeister)告訴大紀元:「目前市場上的很多加工食品都含添加劑,有機食品不含香料、色素、防腐劑等添加劑,政府對其生產流程有嚴格規定。經過加工的有機食品也達到了這些要求。一些民眾對添加劑比較敏感,便選擇有機食品。
  
有機食品優點多需求升


有機食品。(攝影:宋祥龍/大紀元)


  
對於有機食品的好處,何慕斯表示:「有機食品更安全,很少有副作用,不含農藥、化肥、激素、轉基因物質、合成添加劑等化學物質;使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對土壤、空氣、牲畜、植物、水資源都有益;使身體機能更有效運轉,比普通食品更營養。
  
對於食品業的發展趨勢,韓嵋特表示:「近年來,加拿大對有機食品的需求一直持上升趨勢。我預計未來5年裡,這個趨勢會延續,主要這有3個原因:第一,市面上的品種比較豐富,增加了經過加工的有機食品;第二,越來越多的民眾了解到有機食品的價值,願意為個人健康多花多一些錢;第三,銷售渠道增多了,方便民眾購買。」
  
另外,有機食物也使農民受益。韓嵋特表示,有機農場很少接觸有毒物質,從而降低農場的運作風險。農民不再需要買很多農藥、化肥及添加劑,從而降低耕種成本。
  
加拿大有機食品協會(COG)的最新報告稱,全國的有機食品農產在2009年達到3914家,創歷史新高,大部分集中在薩省(Saskatchewan)、魁省及安省。

識別安全食品需仔細

韓嵋特表示:「一些廠商看到有機食品很受歡迎,也想在這個市場分一杯羹,就在產品包裝上印『自然』兩字,使消費者感到困惑。任何商家都可以自稱生產『自然食品』,不需要經過任何認證。實際上『自然』食品與有機食品完全是兩個概念。食品檢驗局負責監管全國的有機食品,對有機食品的生產流程有嚴格的規定。
  
食品檢驗局規定,一般食品不能被貼上『有機食品』標記。全球有20間機構有資格認證加國有機產品,包括多倫多的全球認證服務公司(SAI Global)與渥太華的系統整合中心(CSI)等。
  
對於如何辨別有機食品,韓嵋特表示:「大部分有機食品上都貼有新款『加拿大有機(Canada Organic)』的標記,上面注有認證機構的名稱。民眾在超市裡能看到幾種不同的標記。一些自由市場裡的農民可能不用新的標記,顧客應詢問認證機構的名稱。

轉基因食品不易辨別

一些民眾不知如何分辨轉基因食品。對此,何慕斯表示:「很多轉基因食品比普通食品在耕種過程中用更多農藥,導致食品成熟後含有更多農藥,這會破壞河流與土壤。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玉米與豆製品都是轉基因食品。」
  
何慕斯補充道:「目前加拿大政府不要求廠商在轉基因食品上貼標籤。所有商家都不願告訴消費者,他們的產品中含有轉基因食品,都採取掩蓋的方式。對於大部分消費者,轉基因不容易馬上辨別,那麼確認安全的唯一方式就是選擇有機產品。」
  
多倫多居民汪女士表示,她每次去超市買菜時,都避開轉基因食品。她認為,越天然的食品越好,轉基因食物對身體有害,經常吃會使人體變異。「一般轉基因食品的顏色或外形比較怪異,例如西紅柿的頂部呈鉤子形狀、西瓜瓤呈黃色、玉米呈紫色等。」
 
汪女士還勸女兒與丈夫遠離轉基因食品,有時會與家人一起去農場摘蘋果、藍莓及南瓜。
  
來自大陸的新移民熊女士則表示,雖然知道轉基因食品不好,但有機食品通常比一般食品貴一倍,種類相對比較少,外觀上幾乎一樣,只是成分不同。為了省錢,她很少買有機食品。
  
熊女士稱,買來普通蔬菜與水果後,每次都在家裏用清水泡大約20分鐘,盡量消除上面的農藥等有害物質,然後再做菜或直接食用。◇

相關新聞
台灣主要日報頭條新聞標題
大陸方便麵也含有塑化劑?
PVC保鮮膜 勿包油脂食物
網友抨擊「大陸產食品首次查出塑化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