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文和布袋戲 歐洲驚動木偶迷

font print 人氣: 3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9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羅苑韶沙勒維爾-麥西爾22日專電)應邀到法國演出的布袋戲師傅廖文和表示,在歐洲演出,發現觀眾熱絡程度和在台灣不相上下。觀眾在演出後圍著廖文和問問題,趨近看木偶,久久不願離去。

廖文和布袋戲團22日晚起在沙勒維爾-麥西爾(Charleville-Mezieres)「國際偶戲藝術節」演出。廖文和海外演出經驗雖豐富,但這是第一次來法國參加國際偶戲藝術節。

他發現藝術節安排上百個來自不同國家團體的演出,各有特色,更覺得台灣不能缺席。

廖文和表示,他的布袋戲演出隨著時代和文化的進步,不斷求進步,大家都公認技術很好。

他的台語押韻台詞在法國不怕找不到知音,,觀眾隨著他語音的變化有所反應,能聽懂台詞的轉折。他說,法國觀眾文化水準很高。

廖文和布袋戲團在藝術節是戶外演出。節目安排第一段是傳統布袋戲偶,第二段是加大型木偶,角色眾多,道具安排驚人。在場多半是成年觀眾,他們隨著字幕跟著哈哈大笑,或隨著木偶精彩動作,鼓掌歡呼。

駐法代表呂慶龍特地前來觀賞演出。他在演出後表示,廖文和的表演自傳統中創新,觀眾反應十分熱絡。

他協助擔任廖文和翻譯,讓熱情的觀眾盡情發問、拍照,久久不願散去。

法國觀眾表示,表演真是精彩,木偶栩栩如生,木偶戲服漂亮,令人印象深刻。

廖文和應邀在藝術節連演3場。之後將繼續在香檳-阿登(Champagne-Ardenne)地區再演兩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寫字是令人快樂的事」,95歲高齡的王脩之,雖然失聰,但談及書法,渾身來勁,也是他在無聲勝有聲世界裡的快樂泉源。王脩之說,「心正則筆正」,學習書法兼具修身、養性的功能。失聰聽不到外界的聲音,更能專心創作。被藝文界尊稱為「王老」,5代同堂的王脩之並沒有特別的養生之道,健康長壽與活力源自於樂觀開朗個性及書法創作,簡單的運動就是40多年來只是騎腳踏車,現在仍以鐵馬代步。
  • 種土芒果的人工成本比種愛文芒果高上一截,還得花更多時間照顧,同樣面積的收成量卻少了許多,看來是吃力不討好的選擇。不過,廖宗賢說,總是要有人種,市面上才買得到土芒果,否則想吃的人就吃不到了。雖然辛苦,但他一定會堅持下去,讓土芒果的風味繼續飄散。
  • 世界派布袋戲第三代弟子蕭添鎮,眼見布袋戲漸漸式微,深感傳統戲曲傳承的重要,近幾年減少廟會演出,轉而進行校園巡迴推廣,即使前幾年中風、行動不便,還是堅持親自上陣演出。
  • (shown)剪黏深奧、耗時,涵蓋許多工法,包括結構力學、營建、土木、彩繪、交趾陶等專業技藝,是一門複合媒材的藝術。剪黏雖來自於中國大陸,然而文化大革命後,這門傳統工藝已在中國大陸消失。談起臺灣的剪黏,最著名的莫過於臺南安平葉家,葉家從葉鬃(人稱鬃師)開山、葉進祿(人稱進祿師)接棒,目前由第三代葉明吉接手,為臺灣剪黏藝術的開山立宗門派。對於這麼多的創作與古蹟修復作品,敦厚的父子倆非常謙虛,絲毫不自滿,葉明吉說:「傳承自祖父葉鬃的祖訓:習藝者要謙卑,優點讓別人說,不要自己吹噓。一山還有一山高,謙虛是業界必備品格,這樣才能受到認可,也才能從中汲取經驗。」
  • (shown)由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的2011年第四屆「全世界中國菜廚技大賽」亞太初賽,7月29日起一連三天在台北展演二館舉行,有來自亞太區71位的好手參賽,比賽內容有中國菜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川菜、魯菜、粵菜、淮揚菜、東北菜。
  • 幾週前悉尼岩石區的芳香咖啡節引起了我對咖啡的興趣。咖啡節上一個挨一個的咖啡鋪所呈現的不同品種的咖啡豆,不同形式的咖啡飲料,以及每個咖啡鋪前排著長隊耐心等候的人群,使我想起看到過的一句話:咖啡不僅是一種飲料,更是一種體驗和文化。那是甚麼樣的體驗,又是甚麼樣的文化形式?我為此採訪了悉尼的咖啡專家羅伯特。
  • 有二十年專業演唱經驗的男中音歌唱家傅捷陞,獨家分享他在音樂藝術上的體悟。他說,學聲樂的人就是一直要追求那種比較純真表達的境意…10月份傅捷陞也受邀在新唐人舉辦的「華人之星音樂會」演出,對於將要在紐約卡內基音樂廳演唱,傅捷陞分享了自己的喜悅。「那是我,就是一輩子一次的機會,一般人做夢都夢不到的機會。」
  • 線上遊戲公司「娛樂玩子」董事長兼總經理陳可仁,是一位九年前來到台灣創業有成的韓國人。小時候曾經因為沒錢讀書而出去打工賺錢,長大後,在創業的過程中,歷經一九九七年韓國金融風暴而失業、初次創業公司倒閉負債沉重,他抱著破釜沉舟的膽識與精準的研判,努力東山再起,好不容易展現曙光之際,卻不料被股東背信坑騙鉅款,公司面臨嚴重的財務危機,陷入風雨飄搖的險境。幸好當時修煉法輪功已有五個月的陳可仁,秉持著「真、善、忍」的法理處事待人,公司很快度過難關,自此發展蒸蒸日上,年度業績總在新台幣一億三千萬至一億五千萬之間。
  • 年過六旬的香港居民謝林(化名)和他的家族成員大多是中共黨員,幾十年來,他一直都在為中共賣命,在東南亞國家串連做特務顛覆分化和統戰,《九評共產黨》一書,真正地使他恍然大悟,讓他非常清晰地認識到中共邪惡的本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