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慢性疾病與情緒息息相關(上)

麥可.佐爾(Michael A. Jawer)、馬克.米克茲(Marc S. Micozzi, M.D., Ph.D.)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當我們逐漸深入了解慢性疲勞症候群、偏頭痛、纖維肌痛、大腸急躁症以及其他健康問題之後,會發現問題都不可能是單一病因所導致的。

我們頂多只能參考前人的研究方式,將種種病因歸納,統稱「中樞敏感症候群」。

中樞敏感症候群患者的神經系統,會將內在或外在的刺激放大,這些刺激有疼痛、光線、聲音、味道及觸覺等,基本上,它會放大「一切」刺激,這裡的「一切」包含情緒波動,如憂慮、憤怒、挫敗感及創傷等。

一個人是否會將情緒波動放大,與本身的防護牆厚薄有關。

就我們所知,防護牆薄的人,神經似乎比一般人敏感,神經過敏不過是一種概括性的比喻。

但這是否意味著所有健康問題都將找上防護牆薄的人呢?並非如此,防護牆厚的人也會產生健康問題。

我們如何察覺自己的情感,又是否對自己的情感毫無感覺,這些都將決定是否會產生健康問題。

喬治‧佛里曼‧索羅門(George Freeman Solomon)是最早提倡心理神經免疫學的其中一人,他說:「要了解肉體,免不了要洞悉心理狀態,兩者密不可分。」

他也認為慢性疾病是傳統醫療的一大考驗:「傳統醫療必須找到新的醫學理論,將疾病、健康、肉體和心理或大腦各方面都含括其中。」

索羅門發現所有慢性疾病都與病人自身有密切關聯,必須從整個人的角度去治療,而無法將疾病與病患切割開來。情緒對人非常重要,對於塑造人格方面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防護牆是一個全新概念,提供新方法讓我們了解各種健康問題,以及「情緒」對不同的人所造成的各種影響。

情緒是最難讓人掌握的病因。每個人防護牆厚薄不一,容易罹患的慢性疾病和合適的治療法也各不相同。

輔助療法與另類療法非常適合治療十二種身心不適的患者,因為這種療法從身、心兩方面下手,正好對治這十二種問題的根本。

輔助療法與另類療法不但能治療情緒、心理或心靈問題,也可以照顧到身體的需求。全面性地對治病情,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治標不治本。

由於主流醫藥對這些疾病束手無策,也沒有找到能對治百病的萬靈丹(想必世上也沒有這種藥),所以這種另類療法目前非常重要。

針對纖維肌痛的問題,有位另類療法的醫師曾說:「如果企圖用傳統的對抗療法,來解決這種健康問題,無疑是捕風捉影,徒勞無功。」

醫學界以為已經相當能掌握過敏症、氣喘、偏頭痛、牛皮癬、高血壓等這些疾病的病因,但其實我們還需要從多方面去了解。

肉體不過是病因的其中一個面向而已,情緒問題也應該納入整體考量才對。

情緒問題是最讓人難以捉摸的病因,因為情緒提供了心靈的能量,是「自我」的基本反應。

如果我們能找出疾病與防護牆兩者之間的關係,便能更加了解自己。這種蘊含高度智慧的療法,必然能裨益後代,歷世長存。@(待續)

摘編自 《你的情緒體質,決定你生什麼病:病痛,其實是身體對情緒的記憶和反撲》人本自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提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