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對村屋價值的重要性

香港投資村屋面面觀(二)

人氣 19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2月04日訊】香港近年交通網絡越來越發達,將新界、港九地區距離拉近,加上市區樓價高企,一些以前被認為只能作度假用途的房子,如新界或離島的村屋,已經成為香港人的住屋之選。而村屋一般比市區房子要便宜。

英國特許環境師、House World Ltd. 項目經理潘慶祥( 以下簡稱潘) 提到鄉村的一些現象。例如,上水坑頭村幾年前把路修好,主要方便一些低密度房屋,路建到村口就停了,那是因為缺乏規劃造成的。又例如一些鄉村由於沒有規管,在路的兩旁建房子的時候,沒有留有足夠的空間,變成有需要將路面擴闊時就很困難。

潘說,鄉村以前的地是由一塊一塊田組成的,是相連的,現在都是這樣。時會出現業主有地卻建不了房子,因為前面的土地建了圍牆,堵住了路。也有一些地方因為欠缺規劃,根本就沒有路,很難建房子,即使建了房子,也會比同村的其它房子價值低。

潘說,新界有很多土地,但若果沒有規劃,有時就算想私下解決,也不一定找到業主。所以缺乏規劃變相讓可供應土地就減少了,村民的財產也得不到應有的價值。

也因為這樣,有一些測量的專業人士都提過,希望政府主動根據現行收地法規,或與每一條鄉村協調,將連在一起的土地,重新規劃,加進道路及設施,再將餘下土地重新按比例分配。「人人有路就很好!當然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政府的架構是沒有這樣的人力及經驗去做這樣的細節規劃的。

政府如果以項目形式把工作分配給其他專業人士進行,事情便可行了。其實如果能做到的話,長遠來講是很有好處的,因為整個新界有很多地一直維持是『爛』地一片,其實很多時就是缺乏交通方面的配套所致。如果新界土地能做到像九龍、香港一樣,有很好的規劃和道路網絡就很好。」

在目前有限的土地供應下,潘認為,村屋方面可以多層化。在未有1972 年丁屋政策出來前,舊款的丁屋只有兩層,有很多更只有一層,但也有四五層的。「一個丁權可能要買成千五呎地才能建丁屋,雖然一間丁屋700 呎,但周圍都要有空位,要有路。每一個丁可以有兩層的話,若允許建六層,就可以容納三個有丁權的人蓋樓,也有餘地做環保綠化。」潘慶祥說。

早前講的「僭建」問題,潘認為,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他說:「希望政府能從大處著眼, 做事分緩急輕重。如果先將港、九、新界整個範圍一併規劃,像花園城市般管理,到時就可以解決難題的,但現在政府是沒有一個部門專責去統籌做這件事。

現在政府官員缺乏人力做調查研究,也是只重執法而不重創意的。」不少「僭建」其實是環保設施,例如天台的輕質上蓋,可減少熱島效應,用少點冷氣, 慳電就會減少一些二氧化碳。現在英國、馬來西亞都有法例執行這些環保設施,但香港在這方面就沒有相關措施。環保在香港還是在起步階段。

買村屋前宜了解結構路權地權

潘說,新建的村屋比起以前是好一點,但結構還不是那麼理想,經有信譽的公司承建當然結構和基礎都會有質素,選取的材料也很好。但一些判頭蓋房子,「慳得就慳」,對消費者很不好。就是對自住的村民也不好。

他說,在外國,兩三層的樓,也要有專業有牌照的建造師入圖入紙申請。香港的要求就會低一點:「在香港,泥水佬就可以蓋房子,他們也是有經驗,只是有些就是會慳建材。外行人不知道,見到房子也不會知道是誰蓋的。」潘說。

他建議買賣村屋時, 應該了解清楚情況,如村屋的相關路權、地權,預先因應需要而準備法律文件。例如路權可能是租的,過幾年就約滿,所以在準備購買時,就應該做好安排。

另外,買村屋時,光靠地產代理也不是完全妥當,因為他們只要不觸犯條例即可,但不觸犯條例不等於是已經周全處理村屋方方面面的考慮。「代理並非質素的保證,都要自己去看。市區買樓會找驗樓的專業人士去看,同樣,很多村屋買家會請風水師,或是泥水佬去看看。有些再高級點的就請工程師去看清楚。」潘建議說。

潘也提醒買家說,代理有責任向買家提供所有有關土地署的註冊資料,這是法例規管的。如果不全部提供,有可能要負上法律刑責。但樓房的結構就沒有法律規管要求代理向買家提供意見。◇

(責任編輯:澹修德)

相關新聞
西澳投資性房貸年增71.6% 全澳居首
珀斯東南部房價過高
5月珀斯房產中位價創新高
報告:珀斯周租低於400元房源幾近消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