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籲改變大陸至香港自由行政策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3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浦慧恩綜合報導)近十年來,隨著自由行大陸遊客的增加,以至於香港經濟復甦依附於大陸的論調獲部份港人的認同,然而日前有學者則認為,政府必須改變目前自由行的政策。此說法在網上獲得一片支持,普遍認為自由行來港受益的只是地產商等既得利益者,看不到對香港產業有大幫助,反而租金飆升扼殺港人的生存空間。

對於越來越多湧入香港瘋狂購物的大陸遊客引發中港兩地社會矛盾,主張市場經濟的科技大學經濟系系主任雷鼎鳴認為政府必須改變目前政策,他指香港非但不是自由行最大得益者,還為此付上代價,包括租金和物價上升,本地人生活水平下降。雷鼎鳴指旅遊業只佔香港 GDP百分之 3至 5,雖然自由行在香港豪花,但名牌手袋及奶粉等產品,都非香港製造,香港可以分到的收入其實有限。

恐國際城市降格中國一城市

此外,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麥瑞瓊坦言,內地客確令港人困擾,有港人已不喜歡去銅鑼灣及廣東道。「香港人都是人,都要購物,應想想如何增加本地對旅客的承受力。」

雷鼎鳴認為,過多的自由行遊客反而趕走來自歐美及亞洲其它地方的旅客,會導致香港旅客來源越來越單一。「整條街都是這樣擁擠,他們(歐美遊客)都不會再有興趣來,就算沒來過,見到酒店這麼貴,也不會來。」他亦質疑自由行令香港在沙士後起死回生的講法:「當年他們的消費最多佔香港 GDP百分之一,他們怎麼救港?」

他認為,為免香港由一個國際城市降格成一個中國城市,政府需要改變政策。

自由行附帶損害 得不償失

除了本地空間無法承受外,港人情緒也開始承受不了。大陸衝關產子的內地孕婦以及雙非童、不守秩序的遊客、旅客消費推高租金和物價,令港人不安,加上北大教授孔慶東及D&G事件火上加油,港人負面情緒越加高漲。

今年一月的一項電話民調訪問了613人,結果現實,73%表示自己個人並無受惠於自由行政策,只有16%認為自己是受惠者;至於對自由行旅客的感覺,30%表示「歡迎」,35%表示「抗拒」,無意見有35%。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分析,每3人有1人抗拒自由行,比例已算高,值得警惕。「現在大家情緒繃緊,抗拒感覺擴大了,漸演化成社群對立」。鍾劍華認為,自由行對本港的邊際效用已在遞減,政府須處理其附帶損害。

網友指 奈何?根本是中央控制香港

對於學者對自由行的言論,獲得網友的支持。

網友Decem表示,自由行最得益的就是地產商, 租金又貴……,但攪到香港烏煙帳氣, 攪到度度都這麼多人~

little whale則認為,其實自由行不是完全沒好處,但那點好處真是被政府、既得利益者 (如旅遊業界)再加傳媒等越吹越大,令到香港人信以為真,以為香港沒有大陸會死!

vivian0_0:totally agree (全部同意),但我們的政府做不到,我們又能如何,根本是中央控制香港。

sheetajeff就認為,其實有好多新興市場或富裕國家的遊客我們去找。

相關新聞
綠委邀陸維權律師  來台自由行
臺灣立委聲援陳光誠 籲總統力邀來臺自由行
綠籲邀艾未未來台自由行
自由行台陸客 遊記網誌一天點暴239萬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