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土伯」:有機種植回歸祖宗留下的種田方法

人氣 182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4月08日訊】(記者劉凡迪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聖荷西報導)隨著科技的發展,越多的化肥用在農產品上,很多人開始在自家院裏種植蔬菜,由於不懂種植要領,往往辛苦幾個月,到頭來還是收不到美好可口的果實。北加州南灣臺灣同鄉會為了幫助會員了解種植技術,在3月31日、臺灣會館舉辦了有機園講座。邀請聖地亞哥的「田土伯」林幸隆先生介紹「種植有機蔬菜要領」。近110位愛好者參加。

會長陳新輝表示,林幸隆是有機種植界享有盛譽名的專家。大家給他起個綽號「田土伯」,田土是農地種田人,伯是伯伯,有尊稱之意。他在美國成功的種植比較難種的植物,例如:荔枝、龍眼、臺灣的芒果、芭樂等。

林幸隆說:「有機栽培方法應用生物循環的原理栽培農作物。也是百年前我們的祖先耕種的方法。」過去人們沒有發明化肥、農藥等,完全靠家禽及家獸的排泄物及農作物的剩餘物混合作成堆肥腐化後,做為施放作物的肥料,吃剩的果菜及作物用來飼養家禽及家畜。殺蟲的方法用以蟲吃蟲的方法。在菜園裏放些益蟲,如螳螂及紅色龜蟲(Lady Bug)。

林幸隆感覺種植是件快樂的事情。原是聖地亞哥市政府工程師的他從小在家種田,積累了經驗。退休後教人種植有機食品。十多年前林幸隆患憂鬱症,在工作之餘開始做園藝活動,把吃不完的果菜贈給同鄉,結果病好了。他說:「集中精神照顧菜、果,心裏非常高興,把悲傷全忘掉了」。

播種時要種適合季節的菜。林幸隆介紹,例如冬天可以重高麗菜、花椰菜、雪豆,夏天可以種冬瓜、西瓜絲瓜、苦瓜、小黃瓜等瓜類。菜葉類如小白菜、油菜、青江菜、蕃茄、茄子等。通常菜葉類可以種子直播。瓜類可先在室內培養幼苗,等初春天暖時在移植到室外的菜園。

有機種植是大家熱門話題。去年陳新輝在臺灣請一位大陸朋友吃炒絲瓜。那朋友吃過後非常感慨說,這絲瓜太香了,在大陸根本吃不到。許多大陸老百姓對中國大陸的食品已失去信心了。

南灣臺灣同鄉會也邀請遺傳學博士汪信雄介紹基因改造食物的程序。

相關新聞
美國餐桌:有機食品圍堵轉基因
食品安全危機 專家:有機食品需求大
買有機食品 注意識別認證產品
漁農美食迎新年 有機食品熱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