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鏡頭記錄大千世界 讓華人顯智慧

--專訪攝影家、評委會主席戴兵談第四屆「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12日訊】 (大紀元記者盛元紐約報導)自從1839年法國畫家達蓋爾發明了第一部相機,人類便擁有了觀察世界的第三隻「眼睛」。優秀攝影師拍攝的一幅幅精美作品,拓展了人們認識世界的視野。

如今,手頭沒有相機的人已經很少,拍攝照片與親朋分享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的一個組成部份。那麼,在浩如煙海的攝影隊伍裡如何能使自己的作品脫穎而出,如何通過鏡頭來記錄好我們所處在時代的歷史真實,如何使年輕的攝影藝術走向遵從藝術規律的明亮坦途,這是當今攝影界面臨的挑戰和遇到的問題。

「拍出好作品要有運氣、靈氣並具備獨特思維方式。」 攝影家戴兵說。第四屆新唐人電視臺舉辦的「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在即,大紀元記者採訪了本屆比賽評委會主席戴兵先生,請他以自己多年職業攝影生涯及做國際大賽評委的經歷,為躍躍欲試參賽的華人攝影師們講一講如何拍出好作品,並解答今年賽事的相關問題。

戴兵曾任中國攝影行業國家一級評委,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攝影師職業資格鑑定考官,中國人像攝影學會常務理事,在美國、新西蘭、香港、中國大陸出版多部攝影著作。(圖片提供:戴兵)
戴兵曾任中國攝影行業國家一級評委,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攝影師職業資格鑑定考官,中國人像攝影學會常務理事,在美國、新西蘭、香港、中國大陸出版多部攝影著作。(圖片提供:戴兵)

萬人同拍新年景 脫穎而出需獨特視角

戴兵舉例說明攝影家應具備的獨特視角,「假如『9·11』事件和『6·4』事件,你恰巧在現場遇到驚心動魄的一幕,恰巧手裡有相機,並有心理承受力把瞬間的珍貴歷史鏡頭抓拍下來,這就會是成功之作,這是攝影家的運氣。但光靠碰運氣是不行的,還要具備靈氣和獨特思維方式。

「每年紐約時代廣場迎接新年的水晶球降落,100萬人聚會在廣場,幾乎人人手裡都舉著相機在拍照。如果這時你也和別人一樣拍,只能被淹沒在人海裡。我那天帶著一個梯子,站在更高的地方,發現了獨特的視角,拍下一張百萬人舉著相機的盛大場面。這就是一個思維方式問題,也是攝影家不同於一般照相者的地方。」

抓住瞬間紀實 立意凸現主題

《阿富汗》這幅作品獲得了2010年新聞紀實類金獎。作品反應的是美軍在阿富汗的士兵,在戰爭中忙裡偷閑的那種快樂和童心。美國大兵拿著孩子吹泡泡的東西在吹,孩子在靜靜觀看。這是一種人性的溝通。作品中不管是佔領者也好,還是被佔領者也好,雙方有著維持和平的一種默契。這幅作品反應的不是戰爭的激烈,而是從另一個側面記錄了戰爭中的一種人性,一種溫情,而這更凸顯了戰爭中人們對和平安寧的那種渴望。立意獨特,是這幅作品獲獎的最大原因。

戴兵說,一名優秀攝影師需要瞭解攝影的絕對不可重複性特點。作為新聞紀實類題材,掌握攝影的瞬間紀實性是非常重要的。每年荷蘭的國際新聞攝影比賽,對突發事件的新聞瞬間紀實性作了很多要求。要拍出好的新聞紀實和社會生活類作品,要有一定的綜合功底,對作品的立意把握也非常重要,能運用一些文化的因素在作品裡就更好。

《正法》獲2008年「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特別獎。作品中的紀念碑像一把利劍刺向黑暗的天空。(攝影/Edward Dai)
《正法》獲2008年「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特別獎。作品中的紀念碑像一把利劍刺向黑暗的天空。(攝影/Edward Dai)

《正法》是2008年「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獲得特別獎的作品。這幅作品反應的是法輪功學員在華盛頓DC夜晚悼念中國大陸被迫害致死的法輪功學員的場景。照片本身的黑白對比就凸顯了光明與黑暗較量的主題。正前方的紀念碑就像一柄刺破黑暗的利劍,顯得非常有力度。劍也是中華民族除妖斬邪的象征。而手持蠟燭的法輪功學員在地下排出的「正法」二字,說明被迫害若干年後法輪功學員依然堅定地走在正法修煉的路上。整幅作品主題明確,構圖平穩對稱。黑夜的壓抑中透著一股勢不可擋的力量,預示著正法就像一柄利劍刺破共產專制的黑暗。這幅作品將現實、內涵與形式完美地結合起來,同時融入了中華文化的元素。

光為畫筆 拍佳作靠運氣、靈氣和獨特思維

《高原奇觀》獲2010年「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風光自然類金獎。作品記錄了大草原牧場的瞬間天象奇觀。(攝影:黃廣南)
《高原奇觀》獲2010年「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風光自然類金獎。作品記錄了大草原牧場的瞬間天象奇觀。(攝影:黃廣南)

戴兵認為,光是攝影師的畫筆,初學攝影者要建立用光作畫的概念。光線的運用對於風光類攝影尤為重要。如2010年獲得第三屆大賽風光自然類金獎的《高原奇觀》,表現的是在一個大草原牧場上天氣的瞬間變化。作品裡,在特殊的天象下,兩道不同的彩虹對應的泛起,這是大自然很難出現的那種瞬間美好狀態。攝影師把它抓拍下來,光線記錄的非常精妙,這是這幅作品很成功的一個特點。

新聞攝影人們不會首先想到光線,會想到瞬間的那種情感的把握。而風光攝影對主題要求不是太突出,但對光線和構圖要求卻非常嚴格。他希望參賽選手在提交作品時要注意把握這些側重點。

華人參賽將是一生的幸運和榮耀

全球華人的攝影大賽將在世界文化藝術之都紐約舉行,全球華裔優秀攝影家的智慧凝聚在一起,並通過比賽進行攝影藝術切磋交流。戴兵認為這種機會非常難得,意義非凡。

他介紹,華人因為受語言的限制,很難和世界的攝影藝術直接接軌,所參加的比賽大多在國內。而新唐人辦的這次大賽直接把華人的優秀作品介紹給西方社會。紐約集結了世界各地各個領域的藝術家,各門類藝術都在這個大舞臺上展現,華人能參加這次世界級的大賽是一個最快最直接的和世界接軌的方式。

「在以往三屆比賽中湧現出很多優秀人才,特別是大陸的選手實力很強,連續兩年獲得新聞紀實類題材金獎。中國大陸有13億人,真正的攝影高手在那裏。但由於信息、網絡的封鎖,很多優秀的攝影師得不到關於參賽的消息,所以無法參加大賽,這對他們是不公平也是很遺憾的事。

「目前新唐人電視臺是唯一一家舉辦全球性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的單位,所以希望大陸華人不要錯失良機。因為藝術家對藝術的追求是誰也無法阻擋的,能站在紐約這個世界的舞臺上展示攝影才華,是一個攝影藝術家一生的幸運和榮耀。」

找回傳統美學標準 表現善意美好光明主題

今年的「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參賽內容分為新聞紀實、社會生活、風光自然三大類。要求表現善意美好光明及自然的主題。

戴兵看了很多攝影藝術展,「發現有很多作品就像隨意塗鴉,不知他要表現甚麼。我在紐約藝術節裡看到有一幅作品,是一個人背對著鏡頭撒尿,這是很變異的東西。我覺得真正的藝術是有標準的。藝術有縱向和橫向的發展。在藝術的縱向發展史上,有很多傳世的經典之作,這些經典有著統一的美學標準。

巴黎盧浮宮和凡爾賽宮的任何一幅作品,主題、構圖及光線都非常完美,看了讓人很感動,並嚮往神聖美好。而橫向的一種流傳,在一個時代可能會非常流行,但卻不能承傳歷史。這些東西給人一種藝術視覺上的刺激,但很快會被新的東西將它代替並使其消失。真正經久不衰承傳下來的是具備傳統美學標準的作品,所以我們的大賽以傳統美學為評判標準,也是意在恢復傳統美學的形式理念。」

評分分4個部份 全以作品說話

戴兵介紹說,今年大賽通過4個方面評分,分別是主題、構圖、光線和綜合。不管是反應正面還是反應負面的內容,所有的作品都要表現主題,這也是最根本的東西,所以無主題的作品是首先考慮要篩出去的。構圖和光線是技術層面的有比較明確的標準。綜合則是作品給評委的綜合感受。

「往屆比賽中,有些作品從主題、構圖、光線方面都還可以,但看了以後就覺得沒有意思,不能觸動人的內心,是因為缺少靈魂的東西。這就與作者認知把握世界的能力以及內心的修為和技術的綜合運用有直接關係。也是最見攝影家功底的部份。」

每年比賽的評分中,評委拿到的將只是一幅作品和作品標題以及一個由電腦給出的隨機參賽號碼,這個作者是誰?是哪個地區的?評委評選時都不知道,評分都是以作品說話,所以是非常透明公正的。

第四屆「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

第四屆「全球華人攝影作品大獎賽」是新唐人電視台國際文化藝術比賽系列賽事之一 ,旨在恢復傳統美學標準及形式理念,為世界各地華人攝影愛好者搭建一個進行國際攝影藝術交流的平臺。

大賽分為新聞紀實、 社會生活、風光自然三個主題。每個主題分類均設金獎一名,獎金 2,000美元; 銀獎二名,各獎 1,000美元;銅獎三名,各獎500美元;優秀獎十名,將頒發獲獎證書。大賽還設特別獎一名,獎金5,000美元。投稿截止日期2012年8月30日。

2012年11月4在紐約曼哈頓卡魯麥特畫廊(Calumet Photographic Gallery)舉辦的為期22天的攝影作品精華展。並邀請入選作品作者來美國參加展覽和頒獎儀式。具體信息見網站http://photo.ntdtv.com

相關新聞
全球華人攝影大賽 120作品入決賽
全球華人攝影大賽 28國家上萬作品參賽
組圖:全球華人攝影大賽圓滿落幕
全球華人攝影大賽獲獎作品(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