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聖杜甫的中藥之緣

翔龍
font print 人氣: 65
【字號】    
   標籤: tags:

杜甫因創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而被後人尊為詩聖,但其生活卻極其坎坷,在求官之日及棄官後,常常要以種藥、賣藥為生。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鞏縣(今河南鞏義)人,用人生及詩歌經歷見證了唐代由盛到衰的過程。杜甫七歲學詩,十五歲便以詩揚名,雖只做過左拾遺等小官,卻一生憂國憂民。他在求官、被貶和棄官期間,生活艱苦,常需以種植及進山採藥為生。

傳說「白頭翁」一藥的藥名就是杜甫所起。

杜甫困守京華之際,生活異常艱辛,他曾這樣描寫自己的生活:「殘杯不與冷炙,到處潛悲辛」。這天,由於杜甫吃了過期的食物而嘔吐不止,但因無錢求醫問藥便在茅屋內忍耐著腹部劇痛,恰好有一位白髮老翁路過,十分同情杜甫,在詢問完病情後,出去採摘了一把長著白色柔毛的野草,煎湯後讓杜甫服下,就治好了他的病。因此,杜甫就將此草起名為「白頭翁」,以表達對那位白髮老翁的感激之情。

歷代本草專著記述這白頭翁有清熱解毒、涼血、明目、消贅的功效。有詩曰:「苦溫味性白頭翁,主入心經與腎經,溫症發狂為主治,並消積聚瘕和症。癭瘤瘰鬁皆能散,鼻衄金瘡亦可平。陰疝痊兮偏腫愈,禿瘡膻腥治亦能。腹痛骨病牙痛止,紅痢能將毒性清。腸垢搜刮堪竭淨,佐之以酒效尤靈。」

此外,有人說杜甫乃是把黃精入藥的第一人。

西元七五九年,杜甫為躲避安史之亂,舉家輾轉遷至同穀。由於生活困苦,杜甫只能在嚴寒的冬天,頂風冒雪上山採挖被大雪掩埋地下的黃精,用以充饑度日。當時,因為採挖黃精較多而心中高興,就寫下了〈黃精〉一詩:「長饞長饞白木柄,我生托予以為命。黃精無苗山雪盛,短衣挽袖不掩脛。」

一日,鄰居大嫂肺癆病犯了。杜甫動了惻隱之心,每日讓妻子把煮熟的黃精送給大嫂以充饑,就這樣過了二個月,杜甫發現鄰居大嫂的肺癆病有了明顯好轉。杜甫認為這是黃精具有潤肺的藥效,為了驗證自己的判斷,又讓幾位體弱的老人服食黃精,結果證實黃精確有益脾胃、潤心肺的效果。

後來,杜甫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時,就把黃精能治病入藥的經驗告訴禦醫,御醫在編寫本草時便收入了黃精。於是,黃精開始入藥治病,成為一味中藥流傳下來。

杜甫四十八歲辭官後,更加渴望能過「世外桃源」的生活,於是幾經輾轉來到成都後,就在城西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世稱「杜甫草堂」,也稱「浣花草堂」。

杜甫年輕時學習過中草藥知識及種植,於是,在潛心創作的同時,每日與妻兒在附近開墾土地,並種植了女蘿、丁香、梔子、決明、黃精等草藥。同時,杜甫也常進山採藥並泡製成中藥。因此也就有了「編蓬石成東,採藥山北穀」,「移船先主廟,洗藥浣花溪」,「故山多藥物,勝概憶桃源」 和「楠樹色冥冥,江邊一蓋青;近根開藥圃,接葉製茅亭」等詩句。
 
杜甫對中草藥有很強的鑒別能力,他把草藥的特性、姿態描寫得淋漓盡致。在描述決明時寫道:「雨中百草秋爛死,階下決明顏色鮮」;而丁則香是:「細葉帶浮毛,疏花披素豔」;更有梔子「紅取風霜實,青看雨露柯」的詩句。

除了種藥、採藥外,杜甫曾在成都沙頭鎮的大街上開了一個「百草堂」中藥鋪,銷售自己泡製的中草藥。

由於杜甫經營的百草堂藥物貨真價實,童叟無欺,因而影響到另外幾家藥店的生意。為此,這幾家便聯合起來,用銀兩收買了節度使衛伯玉衙門的一個書吏,打算用衛伯玉的權勢把「百草堂」除掉。

因為書吏的挑撥,衛伯玉曾開了一付非常怪的藥方來整治杜甫。藥方是這樣寫的:「行運早,行運遲,正行運,不行運。」杜甫看了看藥方後,手捋鬍鬚沉思片刻,便不慌不忙地抓出四味藥來,原來是一片蘿蔔乾、一塊生薑牙、一顆紅皮鮮李子、一顆乾桃僵。

杜甫指著蘿蔔乾對書吏說到:「蘿蔔乾是『甘羅』之意,當年甘羅十二歲當了宰相,這叫『行運早』;生薑牙是姜子牙之意,姜子牙八十遇文王,這叫『行運遲』; 李子雖酸,卻正是目前市場上賣的俏貨,當然叫『正行運』。乾桃僵是隔年的桃子,經過雪凍霜打算不得鮮果,只能入藥,便叫『不行運』。」書吏聽後無言以對,只好抓著四味藥溜了。

杜甫無論經營百草堂藥店,還是種藥、採藥,無不反映出這位偉大詩人淳樸、勤勞的本性,寧願忍饑挨餓也不願與那些貪官為伍。所以,其詩中才會涉及社會動盪、政治黑暗和人民疾苦,他用詩記錄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巨變,以詩反映當時社會矛盾與人民疾苦。也許是這樣,其人被尊為詩聖,其詩被譽為「詩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周武王打敗殷商後的第四年,武王得了疾病,久而不癒。太公和召公說:我們為王占卜吉凶吧。周公說:不是可以向我們的先王禱告嗎.....
  • 中國人認為食物就是藥物,藥食不分家,重保養,重整體。強調的是人與自然整體的和諧,回歸人的本真狀態。
  • 自從小家庭成為社會主流,又加上少子化的結果,造成現在的女兒們少了很多與兄弟姐妹以及親族互動相處的機會....
  • 由於少子化,更由於普遍晚婚,所以如今的父母對待子女都特別有耐心,給予子女的愛也特別濃厚...
  • 人們說「經」是要「經常」閱讀,可以常讀常新。將至新年之際,翻閱十三經之一的《禮記》,發現了很多有意思的養生內容,覺得好,拿出來和大家分享...
  • 「為仁由己」是孔子對「個人何以可以成就德性」這個問題的解答。強調進行道德修養是「仁」的開始,是道德水準的提升,是智慧的憑證,其內在是德性充實之美,外在表現是慈悲和真誠。有無修養也是君子與小人之別....
  • 中華文明以「仁義禮智信」為中心。千百年來,一直承傳,自古聖賢們修身齊家,以達到「中庸」的至高境界為目標。他們把義氣之道作為品德高尚之人的一種必要節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