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各國處理垃圾訣竅 日本用漫畫分類

人氣 35
標籤: ,

【大紀元2012年06月29日訊】近日,由於大批遊客湧入著名渡假勝地馬爾代夫群島中的斯拉夫士島,造成了該島沉重的垃圾負擔,使它變成了濃煙滾滾的垃圾場。

據大陸媒體報導,馬爾代夫的自然景色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遊人,但是多於本土居民兩倍的遊客也給馬爾代夫留下了大量的垃圾。在馬爾代夫,垃圾的主要處理方式是把垃圾運到固定的小島斯拉夫士進行集中焚燬。久而久之,斯拉夫士島就由「天堂」變成了垃圾遍地的「地獄」。

以下是各國處理垃圾訣竅

日本人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著手建立了一套嚴格的垃圾分類制度併進行了大規模的推廣。政府採用漫畫、年曆等不同的標識來提醒市民不同的日子能扔哪些垃圾;如果不按照規定分類,市民可能面臨巨額的罰款。日本政府的配套宣傳和市民的積極配合也讓日本成為世界上垃圾分類和回收做得較好的國家之一。

法國人喜愛用交換物品的方法來處理生活中產生的垃圾。每當家裏有了閒置的「垃圾」,主婦們便把它們放到臨街處、車庫出口或者婦幼中心,以便需要的人能夠及時找到並再次利用。這種交換不僅從源頭上減少了垃圾的產生,也幫助了他人,值得借鑒。

在南非的德班市郊,有一座與眾不同的垃圾發電廠。利用垃圾堆積產生的氣體與天然氣的可燃氣體相似的特點,德班成功地將垃圾用來發電,既減少了污染,又為當地民眾提供了就業機會。

對於垃圾進行「善後」,芬蘭政府想到了「減量」的點子。2002年,芬蘭通過一項計劃,從2003年開始不斷提高對每噸垃圾所徵收的稅額。利用稅收手段搭配其他的限制措施,芬蘭產生的垃圾得到有效的控制。

(責任編輯:李平)

相關新聞
魁北克環保回收新規 飲料瓶押金翻倍至1角錢
巴西:刺激消費未違環保理念
昆士小學「活牆」啟環保教育
香港首間環保家具店TREE的3R政策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