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加「漁村」紀念碑落成 錄華裔移民史

人氣 3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6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楊婕美國聖地亞哥報導)南加州聖地亞哥灣西岸的「拉珮雷亞」地區( La Playa,西班牙文海灘的意思),是兩個遊艇俱樂部所在地,其鄰近不乏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豪宅。

19世紀80年代,這裡是最早期華裔移民漁業和造船的中心-「漁村」。

6月2日,岸邊新落成的「漁村」紀念碑揭幕,讓人們重溫了130多年前的歷史景象:岸上散落著10個簡易棚屋,露天有曬桿,曬鹽槽;岸邊有造船坊,漁民們正用古老的中國造船術建造中國式帆船。

[[2]]

「漁村」小公園一塊礫石上鑲嵌的一幅銅匾,上刻拉著牛車的漁民。(攝影:楊婕/大紀元)

聖地亞哥華裔歷史專家、《尋找金山》作者李國光(Murray Lee)說,該紀念碑紀念華裔漁民對聖地亞哥經濟起到的非常重要的先鋒作用。

他說,當時該地區消費的新鮮海魚都由華裔漁民提供。漁民們還捕撈大量的新鮮海參,不僅其肉被用來作成乾貨為修鐵路的同胞提供更好的營養,也被運送到各地,其貝殼也遠銷歐洲,用於裝飾和製作扣子。

李國光介紹,1884年在這裡建造的「Sun Yun Lee」中國帆船,是全加州最好的中國帆船。該船有三個桅桿,高52英尺(近16米),寬16英尺(近5米)。桅桿和舵採用的是從中國進口的硬質紅木。

然而自1890年後,由於美國政府排華法案的實施,華裔出海打魚超過三英里便被認為自動離境,大量華裔回中國探親後不允許回美,華裔漁業和造船業開始消失。

[[5]]

參加典禮的來賓在「漁村」紀念碑邊合影留念。左二和左一為Ed Wong和女兒,右四和右一為中華婦女會曹秀麗和先生鄧朝煒。右二和右三為西人朋友Fred 和Deborah Serlach 夫婦(攝影:楊婕/大紀元)

「漁村」紀念碑落成典禮上,來自中華會館的舞獅隊到場表演。觀眾中有聖地亞哥華裔參政第一人、1967年任聖市副市長的譚卓儀及夫人(前排右側座者)。

當地新馬會(新加坡馬來西亞華僑會)會長林俊華表示,很多人並不知道這些歷史,通過這樣的方式,讓更多人瞭解華人對美國的貢獻,非常好,自己感到非常驕傲和榮幸。

「漁村」紀念碑公園佔地不到20平米,卻是李國光和當地「拉珮雷亞之路協會(The La Playa Trail Association)」等熱心人士持續6年努力的結果。

成立於2005年的拉珮雷亞之路協會致力保護當年從海灘通向聖地亞哥內地的運輸路徑(Trail),並陸續在沿路保留、設立歷史文化遺址紀念碑。協會主席Klonie Kunzel表示,「漁村」是其中一個重要遺址,對了解聖地亞哥歷史有著重要作用。

「漁村」小公園中心地面上是「Sun Yun Lee」中國帆船的銅像,紀念碑邊上三塊圓形礫石,和一鐵製長凳。其中一塊礫石上嵌有一幅銅匾,上刻拉著牛車的漁民。

該紀念碑得到聖地亞哥縣政府2萬美元撥款和當地華裔7千美元的捐款。

參加當天揭幕典禮的150多人,多數是西人和早期華裔移民及後代。開幕典禮由前電視主播金麗安(Lee Ann Kim)主持。聖地亞哥縣政務委員會委員考克斯(Greg Cox)等參加了典禮。來自當地中華會館、中華歷史博物館、中華聯合基督教會(Chinese Community Church)、中華婦女會(Chinese Women’s Association)等團體的華裔人士也到場支持。

相關新聞
加州5月房屋中位價再創新高 銷量降
針對亞裔老人搶劫 聖地亞哥三人被控罪
取款機前刺傷懷孕婦女 聖地亞哥27歲男被捕
面臨450新訴訟 聖地亞哥天主教區再申請破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