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持續疲弱 二季度增長恐跌破8%

標籤:

【大紀元2012年07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編譯)中國經濟連續六個季度增長下滑之際,最新出爐數據顯示,6月份的製造業增長呈現7個月來新低。疲弱的數據似乎表明,當局的提振措施不見效果,中國經濟增幅第二季度跌破具有象徵意義的8%。

中共統計局週日(1日)公佈,6月的採購經理指數(PMI)跌至50.2,低於5月的50.4。製造業訂單減少和出口疲弱正導致中國經濟成長持續放緩。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一官方研究員表示,中國經濟很可能在上半年實現7.5%或7.6%的同比增長,這意味著第二季度將出現大幅減速。中國經濟在今年第一季度同比增長了8.1%。

中國龐大的製造業持續疲弱,市場相信,北京方面將會出台新措施提振增長。學界業界人士也都呼籲政府採取行動,如減稅、貨幣政策刺激措施以及新的基礎設施投資,以支撐不斷放緩的增長。

6月份,中國央行在三年多來首次降息。另一方面,自去年11月以來,中國央行已三次下調存準率。

不過,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經濟學家、中國經濟專家拉迪(Nicholas Lardy)卻表示,從(PMI數據中的)新訂單分類指數看,沒有很多跡象顯示經濟形勢出現起色。

他說,「前一陣大家都在說局面會在第二季度反彈,現在多數全球性銀行則在預計第三季度將出現反彈,但我對這種情形的發生機率信心不大。」

拉迪表示,中國過熱的房地產市場的顯著放緩,尚未影響到整體經濟,但當這種影響最終傳遞到整體經濟時,中國經濟很可能進一步疲軟——儘管政府採取種種刺激措施。

北京方面之前已表明,有意增加有針對性的基礎設施建設支出,比如對公用事業和鐵路系統擴建的投入,但不願像2008年時那樣推出又一輪大規模刺激。

2008年刺激措施所產生的流動性洪流和建設熱潮,在全國各地留下無數低效率的投資,尤其是住宅房地產和龐大的基建項目,這些項目如今正在拖累地方政府財政和國有控股銀行的資產負債表。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西媒分析:中國經濟最需要的刺激是什麼?
華爾街日報社論:「北京模式」壓力大
紐時:地方造假經濟數據掩經濟惡化 李克強也不信
央企稱要過寒冬 專家擔心中國經濟硬著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