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蒙特利爾市選揭曉 前聯邦議員勝出

人氣 2

【大紀元2013年11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孫萍、Mathieu Cote-Desjardins加拿大蒙特利爾報導)在魁北克省建築業反貪腐調查中經歷了市長因貪腐醜聞被迫辭職、代理市長也因醜聞辭職、且經歷兩任短期的代理市長近一年後,加拿大東部大城市──蒙特利爾在11月3日的市政選舉中產生新市長。辭去國會議員職位而參加競選的丹尼斯‧柯代赫(Denis Coderre)獲選下一屆蒙特利爾市市長。

柯代赫1963年出生於魁北克約列特(Joliette)市,畢業於蒙特利爾大學政治系,擁有渥太華大學MBA學位。他於1997年從蒙特利爾寶樂莎(Bourassa)選區贏得聯邦選舉,當選為自由黨國會議員,在其後的歷屆選舉中,柯代赫一直當選為議員至2013年。

柯代赫於1999年加入總理內閣,並在2002年擔任移民部長。2004年聯邦大選後,柯代赫再未進入內閣。他2013年6月辭去了擔任了16年的國會議員職位,宣佈參加蒙特利爾市長一職的競選。他的競選團隊吸收了不少現已解散的前聯盟黨成員。

在選舉投票日之前,柯代赫在接受大紀元記者採訪時說:「我就像一塊海綿,我是職業政治家,已經在政治舞台上活躍了30年。」他表示正在打造全新形象,人們不僅會通過背景檔案瞭解他,還會聽取他的表達並支持他。

柯代赫在聯邦方面曾經領導過7.5萬名「僱員」,他還曾負責過城市、交通和基礎建設等方面事務。他表示,從聯邦過渡到市政對他來說並沒有甚麼阻礙,只是職業生涯中的一個新挑戰。

他說:「綜合考慮起來,我就像一個交響樂團的指揮。我要選擇樂譜,我要瞭解所有樂器,但並不是我去具體演奏每一種(樂器)。這樣才是有深度的團隊。」

關於蒙特利爾各區之間的平等問題,柯代赫說:「我們所討論的已經不是集中還是分權的問題,而是效率和協調的問題。」他將蒙特利爾市看作由各個區組成的一個整體。

柯代赫表示自己是這次市選中的「新鮮血液」,就像他團隊中的幾名成員一樣,但他們對市政並非完全陌生。 他表示,從聯邦自由黨黨領米歇爾‧葉禮庭(Michael Ignatieff)副手位置辭職,使他「更加靠近蒙特利爾」。
[[2]]

蒙特利爾政壇新人、市選的唯一女性候選人,年僅34歲的梅娜尼‧約利(Melanie Joly)競選市長,獲得第二位的選票數,但未能獲選進入市議會。(攝影:Nathalie Dieul / 大紀元)

根據加拿大魁北克省的市政選舉法規,新市長將於11月11日上任。

附:加拿大魁北克2013市級選舉概覽

魁省市政選舉每四年舉行一次。魁省共有1,104個市鎮,規模最小的市鎮只有數百居民,最大的城市人口超過百萬。今年11月3日的市政選舉,將產生8,000多名市長和市議員,由於遭受油罐車爆炸影響的Lac-Megantic破例不舉行選舉。同往年相比,今年市選最大的變化是開始實施更嚴格的資金募集規定,其中包括將個人捐款限額降低至300元。

2013年蒙特利爾市選共有58個選區,選舉職位103個,包括1名蒙特利爾市長、18個區長、其他46個市議員職位、其他38個區議員職位。

選舉結果將直接產生蒙特利爾市議會和19個區(自治市)議會。其中,市議會有65個席位,由蒙特利爾市長、各區(自治市)長和市議員組成。區議會總共有38個席位,每個區議會最少5個席位,包括區長、該區選舉產生的市議員、區議員。比較特殊的是Ville-Marie區,該區區長非選舉產生,而是自動由蒙特利爾市長擔任,由市長指定2名市議員。

有關每個區(自治市)的選區劃分,以及各選區選舉結果,可登陸蒙特利爾市選官網查看http://election-montreal.qc.ca/。◇

相關新聞
蒙特利爾市市長選舉揭曉
選前激辯 蒙特利爾市長選舉週日投票
蒙現任市長第三次連任  競選承諾受關注
蒙特利爾34歲美女律師宣布參選市長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