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凡:黃金價格一路下走 是否依然具有吸引力?

人氣 1

【大紀元2013年07月23日訊】從2013年初以來,黃金價格一路下跌,造成投資價值的損失,和1987年的股市崩潰也好有一比。

然而僅僅在9個月以前,分析師們還預期黃金價格會上漲到每盎司2,000、3,000、甚至5,000美元。黃金價格下跌的原因幾何?長期投資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下面的幾個觀點,或許對投資人能有些許啟發。

通貨膨脹遲遲不來 黃金保值觀遭挑戰

近年來,全球各國政府都在大舉印發鈔票,因此投資人也都認真對待這些預期。投資人擔心,通貨膨脹會一旦大幅上漲,紙幣的價值崩潰,金價則自然成為必要的保值手段。

然而,正如許多著名經濟學家所預期的,通貨膨脹依然溫和。在過去20年間,日本政府瘋狂舉債並印發紙幣,然而日本不但沒有通貨膨脹,而且還必須和通貨緊縮進行抗爭。

通貨膨脹遲遲不來,金價卻早已接連攀上新高。終於投資人的心理承受力出現了裂痕,最近的金價下跌也就應運而來。

最近,隨著美國就業市場的改善,投資人期望美聯儲有可能會終止第三輪量化寬鬆政策(QE3)。這一刺激措施一旦結束,通貨膨脹的壓力就會減輕。同時,結束量化寬鬆政策將導致債券利率提高,並提高債券投資的吸引力,降低黃金投資的吸引力。

長遠走勢股市超出黃金

縱觀金價的長期走勢,經過調整通貨膨脹,金價在過去40年間並沒有上漲,而僅僅保持了價值。金價上次達到高峰是在1980年。經過通貨膨脹調整之後,現在金價甚至還不如1980年的峰值。
如果不包括股息,經過通貨膨脹調整之後,股票的價格也和金價類似,保持維持價值的狀態。然而在過去40年間,標準普爾500指數每年的股息率至少有3%。包括股息收益,股票投資的回報,也就大大超過黃金了。即便是現在,黃金價格經過連年上漲,而股票價格則持續13年低迷不振,如果考慮到3%的股息收入,股市的回報依然超出黃金。
由於股票背後有實物資產,同時公司的運作,也會帶來持續的現金流和股息,因此長遠來看,股票也是抵禦通貨膨脹的良好手段。從總體來說,股票的長期收益大大超出通貨膨脹,因此,股票並不缺乏黃金投資的吸引力。

只有在以下幾種情況下,黃金的表現才能夠永遠超出股票:
如果黃金的工業需求永久超出供給;
如果人類文明崩潰,導致自由資本主義和產權制度的瓦解,甚至於政府的解體;
如果投資人認為這兩種情況會發生,那倒是應該囤積黃金。相反如果投資人並不持有這種觀點,那倒不妨認真考慮投資於股票市場。

黃金投資效用獨特 「中國大媽」並不糊塗

您是否覺得上面提到的兩種情況是否只有極小的可能性呢?這倒還真不一定。在中國大陸,金融市場缺乏信譽,許多企業假造帳目,把股市當作圈錢的馬戲場。如果這不算上面提到的「制度瓦解」的話,至少可以說從來就沒有制度。

另一方面,居民住房也存在大量空房率,或許住房市場已經處於泡沫之中了。

所以在這種境況下,投資黃金還真能夠躲避股市和房市的弊端。或許大家並不應該把「中國大媽」當作嘲笑的對象。她們的選擇,或許只是出於頭腦簡單的本能,然而潛意識中,她們也許非常清醒為甚麼要這樣做。困難的是,如何把握入場的時機。

黃金走勢難估量 心中有數是第一

那麼基於現在的價位,黃金投資是否還依然具有吸引力呢?面對這個問題,恐怕誰也沒有預知未來的水晶球。

然而,意慾投資黃金的人,倒是應該瞭解一下黃金投資的基本道理。這樣,即使無法預見未來,至少也能做一個明白的決策。

首先黃金是一種實物。與股票和債券不同,儲存實物不依賴於金融系統的健全,只要自家的保險櫃牢靠,就可以高枕無憂了。相比之下,股票依賴於企業管理的妥善,財務報表的可信度,以及整個金融系統的正常運轉。債券市場,也依賴於發債人的良心……如果借債人只圖一時痛快,根本沒有把還債放在心上,投資人可就慘了。

但另一方面,黃金投資不能產生收益。錢放在股票裡,企業可以用它來生產,因此錢能生錢。但黃金放在保險櫃裡,是不能生出更多的黃金的,而且還有保管成本。因此黃金借貸利率(gold lease rate)有可能是負的。這是黃金和股市相比的缺點。

黃金作為一種商品,從長遠來看,是和它的效用掛鉤的。拿石油做個例子,如果石油的價格高於它的效用,民眾就會尋找替代品,並減少石油的使用量。黃金也不例外。也許這就是為甚麼黃金價格的長遠走勢,基本符合通貨膨脹率的原因。

同時,黃金又是一種稀缺的自然資源。和任何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一樣,持有黃金的「租金」(rent),取決於供求關係,並且難以準確估計。例如隨著新興經濟的起步,石油需求增加,石油成本中「租金」的那一部份,也就提高了。前一陣黃金價格大漲,但開採金礦的成本並沒有變化,這就是說價格中「租金」的部份提高了。

再有,黃金具有容易收藏的優勢。如果說儲藏實物能夠保值的話,儲藏黃金,比儲藏煤炭要容易多了。而這一優勢,也會反映在黃金的價格之中。

瞭解了黃金價格是由那些因素決定的,或許您也會同意,沒人能夠準確估算出黃金的合理價位,因為許多因素,都難以估量。然而作者依然願意分享一些心得,給大家作為一個參考:

(1)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投資黃金。從這個出發點,作者倒真沒有嘲笑過「中國大媽」,因為在中國的金融體系下,投資黃金有它獨特的作用;

(2)妥善分散風險。即便必須投資黃金,也有妥善掌握時機的問題。不幸的是,大家都沒有預測未來的水晶球,也就無法準確把握最佳時機。然而,我們依然可以分散投資,控制風險。買黃金,不要把錢一次下注,或許在不同時機,分幾次入場。不過這也要看資金的規模,以及交易成本;

(3)掌握黃金價位的歷史分佈,估計現在的水平是出於高端,還是處於低端。現在黃金價位依然不低,因此進入黃金市場,也就更需要避免一次下注。

(4)評估社會風險程度。如果社會動盪的先兆到來,那麼未雨綢繆,儲備一些黃金,倒也不是件壞事。

(5)注意安全,避免財產落入賊人之手。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轉自<<新紀元週刊>>

相關新聞
金價飆漲 上海市民豪擲50萬買金條
全球鬧股瘟 金價再創新高
股市和黃金價格不穩 安全投資為上
美元反彈  金銅重挫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