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專家:無證據顯示維生素對心血管等病有益

李茹嵐

人氣: 18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4年01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茹嵐綜合報導)《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最近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認為沒有證據證明服用維生素片對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病症有正面效益。評論引發了大家對補給品的省思。究竟我們是否應該服用維生素片或補給品?要怎麼吃才合適?

這篇由五位作者聯合撰寫的評論中表明,在觀察了3項綜合維生素片和24項單一或混合服用維生素片的實驗結果後,做出上述的結論。

服用過量補給品增加風險

他們也直截了當地說,大部份的營養補給品並不能預防慢性病或死亡,所以應該停止服用。這項結論對於大部份沒有患營養素缺乏症的民眾來說,尤其正確,這包括了大部份美國和其它國家的營養補給品的服用者。評論甚至還說,在一些試驗中,β胡蘿蔔素、維生素E以及高劑量的維生素A會增加死亡的風險。

得出這樣結論的研究結果不止一個。去年英國《衛報》(The Guardian)刊登一篇文章〈抗氧化劑迷思太容易下嚥了〉(“The Antioxidant Myth is Too Easy to Swallow ”)表示,大量的研究證明抗氧化補給品給健康的人帶來正面效益微乎其微,至少是在防止癌症或早死方面是如此。而有些補給品如維生素A、E和β-胡蘿蔔素甚至會提高患病或早死的風險。

過度依賴補給品成誤區

現代人過度依賴維生素片或補給品已漸漸成為一種常態。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的數據,超過一半的美國成年人有服用維生素片和補給品的習慣。很多人由於忙碌,三餐時間不定,也沒有時間做飯,往往三餐都在外解決,或吃快餐、簡餐。有的人認為只要吃一顆綜合維生素片就可以補充一天所需要的營養。

據搜狐健康頻道的文章,交通大學營養學教研室主任蔡美琴教授說,如果每天三餐能注意飲食均衡,沒有必要每個人都吃維生素片,也不需要天天吃。

據《紹興生活網》文章,紹興市中醫院副主任藥師周忠東醫生建議,一般健康的人最好不要長期服用維生素片,因為有中毒危險。有需要補充維生素的民眾,要遵從醫生指示較為妥當。他說,補給品中的抗氧化劑量比從天然食品中攝取的劑量大得多,而且形態不同。

例如,吃一頓豐富的疏果餐一般維生素含量是200毫克,單服用一片維生素片就含有1,000毫克的維生素C。多餘的維生素若是以片劑型方式攝入,會遺留在人體內影響對其他維生素的吸收。再如維生素E,人體內有8種不同的天然維生素E,而補給品只有一種,攝取單一的維生素E,對人體不利。

一般而言,天然食品的營養是多樣化的,而維生素片的營養成份卻很單一,不能代替豐富均衡的飲食。例如缺乏維生素A可多吃綠色蔬菜,因為綠色蔬菜中豐富的胡蘿蔔素在人體內可轉化成維生素A。而且蔬菜中還有多種其它營養,這是一片維生素片無法替代的。

長期服用造成隱性飢餓

對於長期習慣性服用補給品的人突然停止服用也會造成危害,專家透露這是基於身體已經適應於長期充裕的營養吸收水平。突然停止服用營養補給品可能造成營養不足,被稱之為「隱性飢餓」。為了吸取足夠的營養,專家建議採用天然的飲食法, 每天堅持吃上400-500克不同種類的蔬菜和100-200克的水果便能攝取足夠的營養。營養補充也講究時機,一般認為早上和中午是人體吸收養分的最佳時機。

根據蔡美琴教授的說法,能夠保證每天吃到30多種多樣化的食物,就沒有必要服用營養補充劑。對於一些三餐不全的老人或忙於應酬而常吃外食的上班族,每日攝取的營養不足,建議可以適當補充。

(責任編輯:李曉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