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珍藝術總動員

《時光微旅》袖珍交流聯展

作者:周怡秀
font print 人氣: 33
【字號】    
   標籤: tags: , ,

來自台、港、澳、中的31位袖珍(港澳稱為微型)藝術家們,於2014年新年伊始,匯聚於臺北市《佛光緣美術館》舉行交流聯展。這個由「快樂微型藝術會」、「MR.BOX袖珍藝術創作空間」和佛光緣美術館共同策劃的《時光微旅》,堪稱亞洲最大型、最齊全的袖珍藝術展,共計展出110件精彩作品,將從即日起展出到三月二日。

香港 黎熾明 《摩星嶺木屋區》72(w) x 69(d) x 65(h)

袖珍藝術的魅力在哪里呢?它它不僅是小巧、可愛,維妙維肖,有時可能勾起童年「家家酒」回憶,但更多的是被它的精緻又真實的程度所驚奇,進而令人想更貼近、更深入。臺北《袖珍博物館》前館長曹文瑞開玩笑說,人們看現代藝術,是「光速進行」,因為和作品有隔閡感;但是人們看到精巧可愛的袖珍藝術通常都會駐足近看,甚至經常在防護罩上面撞出額頭、鼻子、甚至嘴唇印,可見袖珍藝術多麼吸引人,真的是老少咸宜。而且還不只如此,它和所有的藝術一樣,不只有技術、有感官效果,也同樣蘊藏著豐富的人文內涵,有生命,有深度,有感人力量!

此次的展覽作品就是最好的例子。許多藝術家取材自童年景象,或對過去環境的記憶,特別是世事變遷中逐漸或已經消失的文化遺產與傳統習俗。這些作品就像一幕幕活生生的歷史畫面,既社會寫實又帶著濃郁的人文氣息,勾著人們集體的情感,有感傷無奈,有溫馨懷舊。當然,其中也不乏精彩而深入的當代寫真,呈現著當下人們豐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排檔》,(蔬菜水果檔),作者:李來有Li Loi Yau(香港),尺寸:1:12/150(w) x 30(d) x 23(h)cm

由於作品來自兩岸四地,各自反映著不同的風情,呈現出多元社會背景的樣貌,卻又都流露著華人對傳統、對家鄉所共有的親切和深情。穿梭在這些作品中,也仿佛進出於無數個時空的輪回中,就像每次生命的不同旅行。回到現實,還是奉勸大家不要錯過這個集結各地華人的智慧、巧思、專注、耐心、關懷和情感的袖珍微型展覽,它值得您細細品味與欣賞! @*

展覽訊息
時光微旅-中港澳臺袖珍藝術交流特展
時間﹕2014/1/4起至3/2日止,
地點﹕佛光緣美術館(台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10樓之一)
(請關注後續報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富維耶聖母大教堂(Notre-Dame de Fourvière)與巴黎聖心大教堂(Sacré-Coeur)一樣,都是為了遏止社會主義公社的發展而建造,標誌著回歸宗教與傳統。
  • 菲利普期望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能成為精神生活和學習中心,以培養智慧、文化和修養等領域為宗旨。埃斯科里亞爾修道院涵蓋了修道院、修女院、大教堂、圖書館、學校和醫院,還有西班牙王宮,是一個龐大的建築群。
  • 16、17世紀的袖珍肖像畫主要裝在吊墜的項鍊盒或小盒子中,用作外交禮物、愛情象徵或是紀念出生或死亡的紀念品。到了18世紀,袖珍畫因應珠寶而生,出現在項鍊垂飾或鑲嵌在戒指或手鐲中。期間許多來自歐洲的袖珍畫畫家來到美國為新共和國的公民作畫。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個世紀裡,袖珍畫的需求迅速增長,在美國市場風靡了很長一段時間。
  • 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Alabama State Capitol)位於阿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Montgomery),其令人印象深刻的門廊(portico)以新古典主義風格設計,是該議會大廈特色。阿拉巴馬州議會大廈與其它州的議會建築類似,都是坐落在小山丘上,俯瞰整個城市。
  • 博物館研究古董盒子並不是看裡面是不是還裝有原來的東西或已空無一物。學術上打開古董盒子的目的是研究盒子的材質、形狀、功能和美感的歷史背景和故事。古董盒子的外觀自成一格,至今仍吸引人們觀賞,想一探究竟。
  • 「落竹三千, 成就一畝茶。」古人以竹自許君子品德,今人以竹製焙籠泡出一壺好茶,竹子的清香增添茶湯的甘甜,此間一件件竹編器具透過竹編師傅落款標記,成了審美的主體,傳世千古的好手藝。
  •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 在13、14世紀時,馬賽克創作是主流,而濕壁畫則被視為窮人的馬賽克。在羅馬特拉斯提弗列(Trastevere)的聖母大殿(St. Mary)中留下了卡瓦利尼的馬賽克作品,描繪的全部都是聖母瑪利亞以及對卡瓦利尼影響深遠的古典設計,這些是他職涯早期極力復興的藝術形式。
  • 我在《胡筆標準:千百年來第一人,創造出毛筆的標準》〈自序〉曾提及,年輕時拚搏事業,每天工作十六小時都不覺苦,一直到了五十歲生日,朋友送我一盆松樹盆栽,欣賞之餘,驀然驚覺人生已過了一半,該是放下腳步,開始修護保養身體的時候了。
  • 歌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時是一項復興希臘古典戲劇的實驗。到了巴洛克時期(1600年─1750年),歌劇達到了頂峰,成為吸引全歐洲觀眾的藝術奇觀。這種藝術形式逐漸成為那個時代的精髓,並預示了其400年後的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