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 政協委員被轟

人氣 24

【大紀元2014年03月12日訊】(自由亞洲電台)今年中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王平繼續強調,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引起中國網民的嚴厲批評。

海外中文博訊網報道,3月9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再次傳出全國政協委員、北京中華民族博物館館長王平連續數年的極其謊言謬論:「不要鼓勵農村孩子上大學」「我們也不要鼓勵我們農村的孩子去上大學,因為一旦農村孩子讀了大學,就回不到自己的家鄉,回不去自己的家鄉就是一個悲劇」、「中國文化要在農民身上體現」。

在杭州的自由撰稿人昝愛宗在接受本台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王平政協委員的這番話好像是癡人說夢:

「我聽到了王平在政協會議上的發言,很可笑。她認為,農村缺少勞力,因此要鼓勵農村的孩子留在鄉下種田,實際上中國社會正在向城鎮化過度,種田現在更依靠機器和知識,而不是勞動力。」

王平說,不回去自己的家鄉是一個悲劇。昝愛宗認為,如果農村子弟因為缺乏受高等教育的機會,被迫一輩子留在農村,不能發揮自己的潛力,那才是一個更大的悲劇。昝愛宗說,

「由於中國的戶籍制度,中國農村子弟實際上是二等公民,要跳出農門,只有兩條路,一個是當兵,從軍的路很窄;另外一個是上大學。為什麼不鼓勵農民子弟通過上大學改變自己的命運呢?大學又是為誰開的呢?所有中國人都應該享有平等的教育機會。」

中國全國政協委員王平還表示,目前大學生求職不易,農村孩子上大學後可能找不到工作,反而因學返貧。一邊是就業難,一邊是農家子弟不願返回農村,只有蝸居在城市。如果農家子弟在中專或高中就讀,則會返回農村。她說,他們不用來城裡,在農村也許就發展起來了,有技術,有目標,有幸福。

昝愛宗對此表示:

「中國的戶籍制度不改變,農村人口在教育、醫療等各個方面都是二等公民,難道王平要所有的農村子弟永遠做二等公民嗎?」

全國政協委員王平還說,因為我們的地理環境包括我們五千年的文化,決定我們就是一個農業國家。既然是一個農業國家,就要保護我們中國的文化。中國的文化也要在農村廣大老百姓身上體現,只有他們在農村生存的過程中,才能體現出民族傳承的載體,他們可以把我們的文化傳承下去。她解釋說,自己說這話的意思就是不要鼓勵包括城裡人在內,人人都一定要去讀大學;也不是要鼓勵農村人都進城才叫幸福。

美國紐約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協會負責人謝家葉博士認為,中國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化不可阻擋:

「王平的理論很可笑,中國社會正在從農業社會走向工業化和城鎮化,這是一種社會的進步。我不理解為什麼要停留在農業化社會這個界面上呢?」

謝家葉說,中國的文化並不是靠農業和農民來傳播的:

「每一個中國人都是文化的傳承人,農民子弟如果不接受大學教育,他們又如何傳承中國的文化呢。」

謝家葉博士說,農村人和城裡人一樣有權通過教育改變自己的命運:

「農村的孩子讀書更用工,他們可以成為國家各個領域的棟樑之材。」

很多中國網民指出,王平的言論實際上就是「讀書無用論」。他們指出,沒有教育、沒有文化、沒有知識的擴展、深化,沒有教育延伸的一切……還有人類嗎?還有悠悠5000千年中國文化嗎?這是什麼樣的「全國政協委員」高論?這樣的人是怎麼成為政協委員的?

(責任編輯:林遠山)

相關新聞
中國患上「大國孤獨症」?
紐時:中國全球形象下跌 源於中共專制制度
哈佛教授:中共和俄羅斯不懂軟實力
中國700萬高校生難就業 高考制度被質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