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故意不告訴你 米歇爾訪華的關鍵安排

人氣 2

【大紀元2014年03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孫琦驍綜合報導)3月20日,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抵達中國,開始長達一週的訪問。當日,中共黨媒《新華網》報導,米歇爾將訪問北京、西安和成都,「訪問的重點是教育合作和青年交往」。不過,有香港媒體報導,米歇爾的訪問日程充滿玄機,在對學生演講時將提言論自由。

港媒報導米歇爾行程和目的 《新華社》故意忽略

對於米歇爾此次訪華,大陸官方媒體紛紛強調米歇爾此行不會觸及中共一直害怕和擔憂的人權等問題。20日中共黨媒《新華網》的報導也刻意規避了「人權」字眼。

有報導,白宮官員透露,米歇爾的這次訪華行程,是由中共第一夫人彭麗媛親自設計。

根據白宮公佈的訪問行程,3月22日,米歇爾將在美國斯坦福大學與北京大學設立的北大斯坦福中心,向大陸學生與美國留學生發表演說;演講強調留學與文化交流,及美中共享成功的重要性。

3月20日,香港《東方日報》報導,米歇爾的訪問日程充滿玄機,她對中國年輕學生演講時,據說將在講教育和年輕人成長動力的背景下著重提到言論自由,以及美國體系與中國體系的不同,尤其是包容反對力量的重要性,發出最吸引美國媒體眼球的「弦外之音」。

尤其是今次行程的最後一站成都,米歇爾特意指定要將最後一餐安排在藏式餐廳,顯然大有文章。米歇爾今次訪華只把兩頓餐膳列入行程,除了與彭麗媛在北京共進晚餐外,只有這次在西藏餐館的午飯,反映這頓「藏菜」帶有強烈的政治意味,她顯然要從中發出政治訊息,展示美國依然關心西藏問題。這與早前奧巴馬在白宮會見達賴,形成呼應之勢,這也是米歇爾今次訪華的最主要目的。

白宮稱人權問題不是焦點 但會被提及

3月17日,在白宮電話說明會中,白宮國家安全副顧問羅茲稱「第一夫人訪華的目的是建立(兩國)人民與人民之間的關係,深入到中國年青人中,擴大兩國之間的關係,所以我們將在所有和中國接觸的外交場合中提出這些問題(人權等話題)。」他表示,第一夫人不會在她所有的行程中將之作為焦點。

他還表示,「我們在中國通常會談論美國,談論美國的價值觀。所以,這將是第一夫人發出信息的一部份。與此同時,我認為對人權的尊重,這(一價值觀)已經印記在美國的DNA中。」

米歇爾訪華時機敏感 或涉中共內部危局

本次訪問是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第一次訪華,而且是單獨出訪中國。2009年底奧巴馬首次訪華時,米歇爾因故沒有隨行。2013年6月,當習近平夫婦應邀作客南加州的安納伯格莊園時,米歇爾由於要陪伴放假的孩子而留在了華盛頓,沒有與彭麗媛見面。米歇爾當時致信彭麗媛,希望不久以後二人在中國碰面。

在中共「兩會」3月3日召開之前,3月1日,中共江派策劃製造了昆明「暴力恐怖」事件,至少造成29名平民死亡,143人受傷;整個社會處於恐慌之中。江派擬通過殺戮民眾的方式發動另類政變,讓習近平在民怨聲中被逼下台。

3月3日,白宮宣佈,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將攜帶母親和兩女兒於3月19日至26日首次訪華。

中共「兩會」在3月13日結束之後,中共最高當局開始在網絡、輿論、軍隊等層面全面收緊,中共各派為掩蓋中共內部急劇混亂和崩潰的實情,3月16日,中共全軍和武警統一懸掛5黨魁的題詞,以此營造中共高層「團結」假象。

米歇爾此次訪華時機,正趕上奧巴馬、習近平本月底(3月24日至25日)將前往歐洲參加荷蘭核安全峰會。預計兩人將在荷蘭核安全峰會上碰面。

有外界專家認為,米歇爾訪華與習近平的太太彭麗媛見面,即使她們很少討論緊迫的雙邊問題,但也能發出強有力的外交信息,「旨在推進一種關係。」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美國第一夫人週三訪華 平衡外交
美國第一夫人訪華  「人權」議題引關注
揭秘陪同美國第一夫人訪華的華裔幕僚長
奧巴馬夫人啟程訪華 邀美國學生在線同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