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輝】從主動到先發制敵 習近平要有大動作?

【大紀元2014年05月02日訊】4月30日晚,新疆烏魯木齊火車站再度發生嚴重的暴力恐怖襲擊案件,暴徒在火車南站出站口接人處持刀砍殺群眾,同時引爆了爆炸裝置,造成3人死亡,79人受傷。而襲擊、爆炸發生當日,正是習近平結束為期四天的新疆調研時間。二者間的聯繫已不言而喻。外界分析普遍認為,爆炸是江系的公然挑釁。

也是在4月30日,親習陣營的《財新網》以「習近平:對暴恐活動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先發制敵」為題報導了習近平在新疆的視察活動。報導稱,習近平在聽完地方官員匯報之後,針對暴恐問題強調,「新疆穩定事關大局」,「對暴力恐怖活動,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先發制敵」,「震懾敵人」。

這是繼28日大陸各大媒體均刊登《習近平兩月內六次提及反恐 要求築起銅牆鐵壁》後,習近平第七次提及反恐,而且是在被外界視為江系地盤的新疆提及的。其在新疆的言論,與此前一脈相承,即對恐怖活動要「保持嚴打高壓態勢,堅決把暴力恐怖份子囂張氣焰打下去」,要「滿足正常宗教需求,抵禦極端滲透」,並以「你懂的」方式向製造一系列恐怖活動的江系表明強硬、絕不妥協的姿態,還有一個新的關注之點是,其提到了「先發制敵」。

而在爆炸案後,據中共黨媒報導,習近平第八次以嚴厲口吻提到「反恐」,稱「反暴力恐怖鬥爭一刻也不能放鬆,必須採取果斷措施,堅決把暴力恐怖份子的囂張氣焰打下去」。

「先發制敵」,「必須採取果斷措施」透露出的是極其強烈的、不同尋常的信號。顧名思義,「先發制敵」意思是先動手來制服對方,我們還可以說「先下手為強」,而要採取的果斷措施,應該是最好能夠達到「先發制敵」的效果,即不讓對手有機會再度製造恐怖活動。這也就意味著習近平下一步必須採取能夠掐住江系七寸的措施,那會是甚麼呢?

記得2013年11月中,中共黨媒新華網突然刊登了習近平9月17日在中南海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上的講話。講話中,習近平稱,「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而深化」。其中的「倒逼」一詞曾出現在習近平在浙江主政時,在《浙江日報》「之江新語」欄目下發表的一篇文章《從「倒逼」走向主動》。文章伊始即引用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後生。」

顯然,習近平提出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的背後意味十足。自十八大習上台後,受江系掣肘和攪局,很多設想或被曲解,或無法實施。被逼迫的習近平逐漸主動出擊,比如以廢除勞教制度擊退江系挑起的「南周事件」,抓捕周永康在四川、中石油、政法委等馬仔削弱江系,冷落江澤民,並成立了兩大最高層機構國家安全委員會與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等等。然而,上述倒逼之後的主動,雖然削弱了江系,但因沒有抓住江系的七寸,即清算其因迫害法輪功而犯下的滔天罪惡,使江系依然有折騰的空間,甚至不惜以暴力恐怖活動威脅習近平,直至今日。

無疑,有所保留的主動並沒有讓對手消停。在筆者看來,從倒逼後的主動到現在的「先發制敵」,習近平傳遞的是更加強硬的態度,而他若想真的「先發制敵」,防止暴恐活動的再次出現,目前可做的直擊江系要害的有兩點:一是為國家、為百姓、為自身計,公佈周永康真正的核心罪名;二是揪出周永康背後的更大「老虎」曾慶紅和江澤民。所謂擒賊先擒王,擒住了賊首,其馬仔陣腳自亂。即便有個別死心塌地之人想興風作浪,也成不了甚麼氣候。不管是哪種舉措,習近平所言的「先發制敵」絕不會是尋常的措施,或許,某種大動作很快將呈現在我們面前?

相關新聞
從反腐到反暴恐 中南海博弈大轉向
習近平反腐撲澳門 濠賭股小股災
一新疆警員微博曝烏火車站爆炸現場圖片(8P)
外媒:習近平求新疆穩定而不得 烏火車站爆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