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膽琴心鑄大愛 仁心彰顯醫者魂

──記「農醫館」張雲醫師

人氣 13
標籤:

【大紀元記者張岳、特約記者景心羅蘭崗報導】作為華人新移民在南加州的新興聚居區,羅蘭崗不僅富商名流雲集,這裡還是民間高人的臥虎藏龍之地,例如,在距離Colima大道與Nogales大道交叉口不遠的Desire街上,有洛杉磯首家由華人經營的大型有機農場,名為「綠園」。在綠園的花木掩映中,坐落著一間看似不起眼的民宅,在綠色屋簷的下方垂掛著一塊木質的匾額,上書「農醫館」三個大字,給人一種直覺的感受:館主不僅是一位醫生,更像是一位修行者。不僅讓人心生好奇,決定入園一探究竟。

「農醫館」前的公益養生講堂

甫進入綠園,就看到在「農醫館」前的涼亭下,有一群人圍繞著一位躺在輪椅上的男性患者。一位留著絡腮鬍的年輕人,正在給大家一邊講一邊示範如何給病人做按摩。經介紹,這位年輕人就是「農醫館」的主人張雲醫師(Dr. Steven Zhang)。我們正趕上每週一次的老年及殘疾人公益健康講座。張醫師每週一的上午10點到11點為大家義務開設免費健康講座,指導按摩和各種中醫保健知識,不僅可以幫助來學習的人們強身健體,這些人進而又可以利用所學幫助身邊的人。

張雲醫師表示,他的講座對象是最最普通的民眾,而不是專業的醫護人員,所以他不會講什麼專業術語,甚至連穴位名字都很少講,他盡力用最通俗的話語給聽眾講授最實用的健身技巧。這些保健方法多是人人都可學會、隨時隨地不需特別儀器就可以應用的方法。這無疑是一種非常有益的嘗試。在寸利必爭的商業社會,是什麼力量能夠推動著這位年輕人甘願做無償的付出呢?

行醫的目的只為治病救人

張雲於上世紀90年代隨家人移民美國,在上海時曾學習過食療和中醫基礎理論,到美國後進入南灣針灸醫科大學學習。在臨床實習時,張雲比同班學生更受病人的歡迎。緣何脫穎而出?原來張醫師一開始就有一個重要的認知:沒有人會依照書本去得病,自然治病也不可墨守成規。每個病人都是不同的個體,因此診治方法也必然不可拘於一格。只要把住「救人」一念,凡能幫到病人而又沒有侵入性傷害風險的方法,即可靈活使用——這或許正是中醫「辯證施治」的內涵所在吧。

著名醫藥學家孫思邈宣導醫者要「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乃成蒼生大醫。這要求醫生不但要「精」於醫術,更要有「誠」之品德。多年來,張醫師始終把病人的疼痛當成自己的疼痛,一心赴救,盡心、盡責、盡力對待每一位患者。

晉代名醫楊泉在《論醫》中指出:「夫醫者,非仁愛之士不可托也;非聰明答理不可任也,非廉潔淳良不可信也。」是也!張雲醫師身上,即散發出這樣的氣息:質樸、淳厚、聰穎。他一方面精於醫學鑽研,多方求學,不斷提高自己;另一方面,為了方便大眾,開創性地將醫學知識平民化。

農醫本一家

醫學院科班出身的張醫師將診所命名為「農醫館」,這與赤腳醫生毫無關聯。事實上,中醫始祖神農氏也是傳說中的農業開創者,他發明農具,教民耕種,且「始嘗百草,始有醫藥」,說明農與醫起初本是一家。即使站在西方醫學基點上,西藥成分也是從植物、動物、礦物、土地裡提取出來的。現代養生學提倡的有機栽種,吃的健康,在自然的環境裡保持舒暢的心情等,都屬於保健的範疇。

無處不醫是為大醫

只要能幫到病人,這個人就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醫生」的角色,即使他/她並不是現代醫學定義的醫生。正是基於這一更宏觀而親民的理念,張雲醫師決意不穿白大褂,打破觀念的藩籬,立志為醫學保健的平民化而努力。

張雲認為,系統、正規的學習中醫自然好,但在不具備這樣的條件時,學習在生活中更好的利用中醫以養生,也是很有益處的。而且他認為,中醫並不復雜,中醫不在雲端,相反存在於日常生活中。他舉例說,魚刺卡在喉嚨裡了,拿根筷子夾出來,把問題解決了,這就是「醫」;選擇去急診室掛號,或看耳鼻喉科等等,也是一種「醫」。胳膊疼,去拍X光片子、驗血、打針吃藥是「醫」,如果你能揉一揉對方就不疼了,這也是「醫」。直奔主題、以解決問題為根本,這是張醫師行醫與講學的基本指南。

來聽張醫師免費課程的聽眾多沒有醫學背景,甚至一些是殘障人士,或家人是殘障或久病人士,曾到醫院診治也治不好,相反,聽了張醫師的課程後,不花費一分錢,簡單的運用按摩等技術,起到了更好的照顧家人、疏解病情的作用。

不過,筆者起初還是有一些疑問:這些聽眾不是醫生,可是卻被教導在生活中可以「醫治」自己或生病的家人,這不會有什麼事故風險嗎?張醫師表示,任何科學的發展,包括醫學,都是在不斷嘗試中前進的,固步自封是沒有出路的。同時,他在行醫和教學中儘管充滿了創造性思維,但嘗試新的醫治方法或教授他人時是遵循一定安全前提的,即,在可逆、無損操作的前提下進行嘗試。例如,不動針、不見血、沒有侵入性治療(如紮針、動刀等),那就是合法的操作,至少按摩是合法的。

在授課或與病人講解時,張醫師盡量讓醫學知識通俗易懂,但他對自己有著嚴格的要求,勤學不輟,力求博覽眾家之長。例如,在一次看似偶然的機會裡,張雲從一位越南裔醫師那裡學習到非常獨特的「面針療法」,不僅是技巧,更有陰陽與天地人系統循環的機理。

張醫師在義務授課時也講到了「面針療法」,如此複雜的東西他也敢教?原來,他在融會貫通之後,將複雜的專業療法通俗化了,通俗到普通民眾能聽懂,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他教聽眾用手指頭敲打自己的前額等部位,雖言點穴,但他也不要求這些老人或殘障人士對穴位的位置毫釐不差。你可能會問,如此不專業,有效果嗎?張醫師反問,就算沒有用,有損失嗎?答案是沒有損失,只會對身體有好處。

事實上,張醫師認識一位中風患者,多年到醫院醫治無效,在自己堅持用手指在臉部「點穴」三年後,中風症狀消失,走起路來看上去已跟正常人一樣了。

在授課中,張醫師不斷鼓勵這些年長者和殘障人士,不要自己給自己設置觀念的障礙,比如說「我沒有學過這個啊」等等。他認為,學習本身並不難,所謂學習,從根本上講是不斷的重複,在重複中鞏固學習。如果不去操練,只是學習理論,那掌握不了實質的東西,也很快會忘記。

農醫館與有機農場的結緣

Marco郭先生來自台灣,從事盆景種植已有二十餘年,因對有機農業非常熱愛,約五年前買下了這片六英畝的土地,開始進行有機墾種。目前綠園已儼然成趣,多種樹木,各種綠葉蔬菜、根莖植物、葡萄藤生氣盎然,吃中藥渣、桑椹和菜蟲長大的三黃雞悠然地走來走去,有意思的是時常有孔雀不請自來,「雀立雞群」,讓人忍俊,不禁聯想到「栽下綠園,招來綠孔雀」……綠園生態農場正在悄然成形。

兩年前,張醫師與郭先生一見如故,因為彼此理念相近,讓二人惺惺相惜。張醫師索性關掉了原來的診所,在有機農場裡開起了「農醫館」。

有機農牧業看似與治病並不直接相關,但卻正好契合了張醫師的宇宙觀。他認為,從食物的源頭開始醫療遠勝過生病後吃藥,而醫療土地比醫病人更好,因為人長於土地,土地不健康了,環境被破壞了,人哪來的健康?而有機種養正是醫治土地的最好辦法。

許多病人來到「農醫館」,還沒有看病,就已覺得身心舒暢了許多,原因就在於這裡的自然環境。因為中醫本來就講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相交映,身處一個好的環境,好山好水好土好空氣,自然心曠神怡,有助於養生和康復。

工匠心 醫者魂

古今欲行醫於天下者,先治其身;欲治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精其術。此可謂醫者仁心。上工治國,中工治人,張醫師謙虛的表示自己只是懷有一顆工匠心,因此他把經營的藥坊命名為「工匠心—尊古藥坊」,精心熬製一系列的膏方與涼茶,供滋補養生之用。

醫魂,一個崇高而厚重的詞,一種高於職業良心的堅守和力量。縱觀古今中外,從華陀、扁鵲、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到希波克拉底,這是一條不斷前赴後繼、不斷走向遠方、彰顯醫者魅力、共鑄醫魂的路。大醫精誠止於至善,杏林春滿!祝福張雲醫師的大醫夢,醫者仁心。◇

相關新聞
壓力大長白髮?讓白髮變黑 中醫3招必學
5招上背伸展 活化肩胛骨 緩解膏肓痛
【健康1+1】動、植物黃油的區別 食用4益處
失眠就喝小米粥!1茶飲+食療讓你一覺到天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