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銀:中共2015年財政收入將現同比負增長

人氣 4

【大紀元2015年01月06日訊】德意志銀行日前發佈報告稱,因賣地收入大幅下降,2015年中共財政收入將面臨1981年以來嚴峻考驗,地方及國家性的財政收入將出現同比負增長,而2015年又適逢各地方政府償債高峰。

德意志銀行在報告中稱,大陸的賣地所帶來的財政收入分別佔到地方財政收入和政府收入的35%和23%。

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300個城市共推出土地135,714萬平方米,同比減少24%,成交102,830萬平方米,同比減少31%。其中,住宅用地降幅高於整體,成交面積35,377萬平方米,同比減少36%。

2014年全國土地出讓金同比下降28%,總額為2.3萬億。全國40個大中城市中,僅9個城市高於前一年同期。二三線城市房企拿地熱情趨冷,土地出讓金下降幅度達到三成以上。

除了成交面積和金額下降,土地市場交易低迷的另一個數據是溢價率下降。2014年,各類用地均呈下降趨勢,全年僅3個月份同比微增,低溢價成交成主流。

德銀預計,中共2015年土地收入將同比下降20%,這一數據將是除1994年稅收改革年以外,198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遠低於2009-2013年平均水平19%和2014年4%的增速。

土地及房地產作為中共財政一大支柱,2009-2013年間,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佔到了中國總投資的49%,占比GDP則為24%。如果將鋼鐵、水泥等相關項目加進去的話,占比GDP達到35%。根據統計和測算,土地財政收入減少造成了一線城市GDP平均因此下降0.4%,二線城市1.2%,三四線城市則為1.4%。

財政收入的減少對於經濟增長和中國的財政及貨幣政策都會有深遠的影響。預計2015年上半年經濟增速將大幅放緩,地方及國家性的財政收入將出現同比負增長。

德銀預計2015年中共將降息2次並降准2次,其中降准的次數可能會超出人們的預期。因為財政收入的影響將超出預期。

與2015年財政收入減少相對的是,2015年地方政府將迎來償債高峰。

《金融時報》2014年10月29日報導,中共政府過去5年來在財政支出上負債嚴重,政府、公司和家庭的負債總額與國內生產總值(GDP)之比大幅增加至240%,相當於金融危機時的兩倍。這些負債成為中國經濟的沉重負擔,大陸2014年應還的利息大約有1.7萬億美元,比印度去年的GDP總額(1.87萬億美元)稍低一點,高於韓國、墨西哥和印尼的GDP。

2015年是大陸各級政府償還地方債的高峰,陸媒《中國經濟週刊》8月18日報導,中共人大常委尹中卿承認,地方政府債務規模可能超過30萬億人民幣。2015年大約2.8萬億人民幣債務到期,而2015年地方財政收入測算可能會減少1萬多億人民幣。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中國地方政府負債超5萬億 或危及經濟安全
北京擬限地方政府不能舉債 專家:債務將續惡化
中共人大常委承認地方債或超30萬億
地方債風險隱患迫使中共出台管理文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