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戲「西遊記」粵語版華埠演出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2015年1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袁玫洛杉磯報導)洛僑中心文化志工粵語讀書班學員13日首度將臺灣掌中戲及戲臺搬到華埠,改以粵語演出,透過在華埠圖書閱覽室的「唐三藏赴洛城華埠取經」示範講座讓大家認識臺灣傳統布袋戲文化。

洛僑中心文化志工粵語讀書班學員在洛僑中心主任翁桂堂指導下,13日舉辦「唐三藏赴洛城華埠取經」活動,在華埠圖書閱覽室演出粵語版臺灣布袋戲。(袁玫/大紀元)

洛僑中心主任翁桂堂表示,洛僑開辦的廣東話學習班,一年多來協助新僑、傳統僑社屏除語言的障礙,學員受益,來自華埠義務教學的老師們也很高興。臺灣布袋戲示範的構想是在老師們腦力激盪下孕育而生。布袋戲偶顏色鮮明,搭配現場提供的「燒酒雞」、「蚵仔麵線」等道地臺灣小吃,還原布袋戲在臺灣廟會演出的氛圍,讓陌生者了解更深入,熟悉者回味無窮。

西遊記中齊天大聖孫悟空伴隨唐三藏前往西天取經的外傳,對於學員而言是不小的挑戰。從劇本到設計,大家全力準備練習了至少三個月以上。13日演出效果精采,留給現場僑界很深的印象,一位僑領建議未來可以邀請臺灣布袋戲團在中國城「中山廣場」演出。

翁桂堂專精多種語言且對語言文化有興趣,他一直想透過文化平臺,促進南加州僑界融和合作。他說,與不同族群交朋友從語言、藝術、文化著手最有效。面對演出的正面回饋,他表示,每次活動都有不同構思和主題,這裡有文化感及參與的意義,希望僑界能提供意見和創意。

布袋戲文化源自福建泉州,流傳於福建泉州、漳州、廣東潮州及臺灣,到臺灣後蓬勃發展,與廟會文化畫上等號。隨著劇本的創新與燈光、音效的進步,「金光布袋戲」及「霹靂布袋戲」等大型布袋戲偶發展更為全面,甚至躍上電視及電影院,在臺灣蔚為風潮。

洛僑中心在華埠閱覽室已經進行過五場講座:「臺灣傳統茶道」、「粵劇:淺談清唱合士上」、「Time for Taiwan:臺灣好好玩」、「臺灣電音三太子」及「當臺式潤餅遇見廣式煲湯」,皆獲熱烈迴響。

榮升僑務委員會美國地區總協調,翁桂堂表示:「這是僑委會對洛杉磯僑區的重視,也希望借重中心做更多僑務。事實上在南加僑務有一個很強大的助力,就是僑界的朋友。一年多來很多重要大型活動沒有僑界朋友是不容易辦到。」這樣的力量鼓舞著他善用僑力,發展青年,接受挑戰。以臺灣民主自由,傳統文化創意元素,發展文創產業,做更多服務及文化活動。◇

責任編輯:方平

相關新聞
台灣布袋戲大師技藝傾倒日本觀眾
小百合辦活動慘賠 重新挑戰布袋戲
布袋戲偶也會騎摩托車 雲二監展創意
台真快樂掌中戲巴黎秀  評如煙火燦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