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行長稱「銀行弱勢群體」李克強大笑後說了一句話

人氣 11

【大紀元2015年03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程靜綜合報導)3月4日,中共總理李克強看望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農業界聯組會委員。在會議討論中,談到對利率市場化改革,尤其是存款利率浮動的期待時,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說:「銀行也是弱勢群體啊。」 引現場所有人哄堂大笑,包括李克強。中國銀行驚人的「暴利」問題再引關注。

銀行弱勢?現場哄堂大笑

中共官媒新華社4日以「建行行長稱『銀行是弱勢群體』李克強當場大笑」為題報導,稱3月4日下午,中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建設銀行行長張建國在發言中說,利率市場化改革已經到了臨門一腳的關鍵時期,推進過程中會伴生很多問題。

報導說,在張建國抱怨現在有錢的大儲戶都要高價,沒錢的貸款者都批銀行,「銀行也是弱勢群體」時,引現場哄堂大笑,包括參加討論的中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文章並配有李克強和與會眾人大笑的多張照片。

此後會議進行中,在回應有關農業發展的問題時,李克強重提「弱勢群體」的話題:「農民才是弱勢群體啊!」現場又響起一陣笑聲。

這是李克強在中共兩會期間參加的第一場活動,即出席中共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的經濟界、農業界聯組會的委員會議,並參加討論。

五大行每分鐘淨賺147萬元

在報導李克強大笑「銀行弱勢」後,官媒還進行了「銀行暴利盤點」:自2003年改革後銀行業一直是大家嚮往的賺錢行業。2014年銀監會發佈的數據顯示,商業銀行淨利潤超過萬億元大關,達到1.04萬億元,同比增加2775億元,創歷史新高。2014年銀行淨利潤增長率達36%,高於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5.4%的利潤同比增長率。

報導稱,商業銀行平均每天「吸金」28.5億元,除去龐大的管理費用和財務費用,銀行業仍有1.04萬億元的淨利潤,支撐起銀行業驚人暴利的經濟邏輯只有「壟斷」二字。

據2012年財報,相比多數行業的慘淡經營,銀行業依然「這邊獨好」。工、農、中、建、交傳統五大國有銀行淨利潤超過7700億元,每分鐘淨賺147萬元。

銀行「暴利」曾轟動全國

中國銀行「暴利」問題幾年前曾引起激烈辯論,多家大媒體開專題評論。百度百科更設「銀行暴利門」專題,稱銀行暴利由來已久,是市場與計劃雙軌制下的政經怪胎,是壟斷利益集團盤剝民眾的結果等等。

早在2012年初,中國上市銀行相繼發佈了一張張「靚麗」的2011年報。至當年4月5日,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已公佈的12家銀行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高達4048.64億元,同比增長1097.5億元,增速達37.19%。

就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一項,最高年增速的銀行是深發展,同比增達131.23%;興業銀行、民生銀行、華夏銀行都在80%以上;中信銀行、浦發銀行在50%~60%;工行、農行、建行、交行30%~40%;中國銀行和招行在20%以下。這樣高速增長的銀行手續費令人質疑銀行「亂收費」。

經濟參考報報導,這12家銀行佔上市公司總利潤的51.3%,雖然這12家銀行只佔當年1336家上市公司0.89%。在剔除12家上市銀行後,上市公司的總淨利潤較前一年不增反減,即非銀行上市公司淨利潤是零增長。可見中國銀行業如何「暴利」!

銀行賺錢賺到「不好意思公佈」財報

當年民生銀行行長洪崎在一場論壇中不得不承認,銀行賺錢賺到「不好意思公佈」,2011年第三季民生銀行淨利增幅超80%;

中國經濟網報導,銀行巨額利潤的相當份額,是廣大民眾在承受通脹之痛下作出的巨大利益犧牲,這也正是銀行利潤備受質疑的主要原因。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秘書長陳永傑2012年3月13日告訴中新網,銀行在勒緊老百姓的腰包和積極搾取企業的利潤空間的同時,獲得豐厚的利潤。 「銀行和實體經濟一個利厚一個利薄的問題,已經到了非常嚴峻的程度。」

銀行弱勢?官媒迅即盤點銀行如何暴利

1、大利差盤剝:16家上市銀行2011年前三個季度的淨利差收入超過1.2萬億元,占營業總收入80%。銀行的主要收入來自利差,一邊以較低利息吸取社會上富餘的資金,一邊又通過較高利率貸給急需籌資的企業。
  
2、手續費繁多:2003年銀行收費項目僅300多種,而2012《商業銀行服務價格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列出的收費項目多達3000種,7年時間增加了10倍。

雖然4月1日起,銀行服務收費項目要在其營業網點顯著位置公示,讓消費者知情。但是問題是,銀行的不少服務收費都是站在與己有利的角度,單方面制定規則,沒有充分考慮客戶的利益與便利,並據此獲取高額利潤。

3、壟斷利潤激增:銀行業利潤激增源於壟斷,其金融意義上的技術含量甚為微弱。中國銀行業所謂的轉型背後,是對消費者「強取豪奪」技術含量的與日俱增。

目前,消費者和金融機構的地位不平等,而由此造成的市場競爭的不充分,使得一方面銀行擁有絕對的定價權,另一方面消費者難以維護自身的權益。

4、操作低成本,卻要轉嫁消費者:短信提醒費、同行異地取款手續費,客戶交得不知情,銀行獲利高達10倍—40倍。

相關部門表示,銀行短信提醒費的成本每月0.1元—0.2元,往往要收取用戶每月1元—4元的費用,利潤高達10倍—40倍。面對高利潤和龐大的客戶數量,不少銀行免費的短信通知開始收費。

5、故意製造混淆,讓人莫名犯錯:信用卡購匯還款、信用卡關聯還款設置、高額跨行取款手續費,客戶「小失誤」銀行「穩釣魚」。

越來越高的跨行取款手續費也讓消費者心情不快。隨著銀行信息技術的發展,銀行提供同樣一項服務的成本是越來越低,但是向老百姓收取的費用為甚麼就越來越高呢?

6、設置諸多障礙,「小錢」蹤跡難尋:賬戶註銷手續繁雜,讓客戶知難止步,沉澱的巨額資金去向何處?

對於一個客戶來說,幾十塊錢是個小數目,但是因人為設置障礙,不少賬戶留存的「小錢」積攢起來,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中國銀行業暴利驚人 金融改革阻力重重
信用卡借款還不完 台立委籲修法降利率
郎咸平揭密大陸銀行暴利:全心搜刮百姓
陳破空:八老後人大舉斂財 中國是他們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