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史中關於中醫的記載(上)

font print 人氣: 23
【字號】    
   標籤: tags: , ,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而作為神傳文化之一的中醫也是玄妙精微。特別是其治病的神跡以及名醫的事蹟在正史中都有記載,而這些正是中醫的精華。

現代科學的侷限性無法對這些現象進行合理的解釋,特別是以無神論的觀點更是難窺中醫的真貌。而正史中的這些記載我們平時很少接觸或聽說,就是有所聞也是在批判的學習中聽到的。下面我們摘取正史中的部份記載,窺其一斑︰

《史記》中扁鵲的特異功能

《史記》中記載:扁鵲是勃海郡鄭國人,姓秦,名字叫越人。年輕時擔任別人的客館主事。客館的客人長桑君來到,扁鵲認為此人不尋常,常恭恭敬敬禮遇此人。長桑君也知道扁鵲不是一般的人。

交往十多年後,長桑君請扁鵲單獨與他對坐並說:「我有秘方,我年老了想傳給你,你不要洩露。」扁鵲說:「一定不會。」於是長桑君拿出懷中的藥給扁鵲說:「用上池之水飲用這個藥,三十天就能透視物體。」於是將他的全部秘方書給了扁鵲。然後就忽然不見了,可能不是人類。

扁鵲按照長桑君的話飲用藥物三十天,就能夠隔牆看物。由此看病,可以全部看到五臟的癥結,卻只是以診脈為名。行醫有時在齊國,有時在趙國。在趙國時就以扁鵲為名。

這裡記載扁鵲在得到老人長桑君的秘方後可以透視人體,具有特異功能。其實很多古代名醫都是有特異功能,像藥王孫思邈更是一個修道人,被尊稱為孫真人,更有孫真人得龍方等傳說。

《史記》中的趙簡子神遊鈞天

《史記》中記載:趙簡子病了,五天不省人事,大夫們都很害怕,於是召來扁鵲。扁鵲進去看病,出來後董安於問扁鵲病情怎麼樣,扁鵲說:「血脈很正常,為何要大驚小怪!昔日秦穆公也曾經如此,七日以後就醒了。……今主君的病與秦穆公的相同,不出三日必然醒來,醒來必然有話說。」

過了兩天半,趙簡子醒了對各位大夫說:「我到天帝那裡非常快樂,與百神遨遊於鈞天……。」

這裡記載趙簡子神遊的經歷,更顯現了扁鵲診病的神跡。

《後漢書》妙診陰陽

《後漢書》記載:郭玉是廣漢雒人。起初,有老人不知道從何而來,常常垂釣於涪水,因此號稱涪翁。涪翁在人世行走化緣,見有病的人馬上下針石,則立即生效,於是著《針經》、《診脈法》流傳於世。

有弟子叫程高尋求多年,涪翁才傳授給他,程高也是隱沒蹤跡不走仕途。郭玉年輕時學師於程高,學習方診六微的技藝和陰陽隱側之術。和帝時,郭玉為太醫丞多有效應。

皇帝非常好奇,於是令近臣中手腕柔美的人和女子雜處於帷帳中,使郭玉各診脈一隻手,問有何病。郭玉說:「左面是陽脈右面是陰脈,脈中有男有女,狀若奇異之人。臣正琢磨其原因。」和帝歎息並稱好。

此處,郭玉的師父程高受業於異人涪翁,並將「方診六微之技,陰陽隱側之術」傳給郭玉。《西遊記》中孫悟空懸絲診脈與此相似。

《三國志》記載華佗之五禽戲

《三國志》中記載:廣陵的吳普和彭城的樊阿都跟著華佗學習。華佗對吳普說:「人體需要運動,只是不能過於勞累。人體運動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就像戶樞不朽一樣。因此上古的仙人精通導引之事,熊經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

我有一術,名叫五禽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是去除疾病之用,並利於腿腳,以達到導引之功。身體不舒服,起來作一禽之戲,流汗浸濕衣服後,擦上藥粉,則身體輕便,腹中欲食。」吳普實施以後,年齡九十餘歲時還是耳目聰明、齒牙完整堅固。

此處,我們看到中醫和一些修煉導引等是有密切的關係。

——轉載自明慧網
責任編輯:吳雨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禍臨惡人,吉神佑君子
  • 中國的傳統文化中講「仁、義、禮、智、信」,仁居首。那麼古人是如何看待仁人的呢?
  • 忍,是修身處世的「法寶」。孔子曾告誡子路曰:「百行之本,忍之爲上。」現在人們也常常說:「宰相肚裏能撑船。」忍不是無原則的順從,也不是懦弱的表現。往往有德有志的人,才能够容人所不能容。
  • 語云:「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詩言志,是詩人作詩的總目的,表達詩人的志向、理想和抱負等。
  • 李林甫是唐玄宗時期的右丞相,也是歷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之一。然而在他青年時期卻有一段可遇不可求的仙緣。
  • 《難經》是中國古代醫學著作《黃帝八十一難經》的簡稱,相傳是名醫扁鵲的著作。唐代大詩人,兼道士、醫家王勃,在為其作序時寫下一段話:「《黃帝八十一難經》,是醫經之祕錄也。昔者岐伯以授黃帝,黃帝歷九師以授伊尹,伊尹以授湯,湯歷六師以授太公,太公授文王,文王歷九師以授醫和,醫和歷六師以授秦越人,秦越人始定立章句,歷九師以授華佗,華佗歷六師以授黃公,黃公以授曹夫子。曹夫子諱元字真道,自云京兆人也。蓋授黃公之術,洞明醫道,至能遙望氣色,徹視腑臟。洗腸刳胸之術,往往行焉;浮沉人間,莫有知者。」
  • 冬去春來,乍暖還寒,氣候多變,正如民諺所云:「春天孩兒面,一日變三變。」老年人抵抗力弱,應重保健......
  • 人到中年,幾乎都有膝蓋靈活度不夠,感覺卡卡的,上下樓梯膝腿無力的經驗,甚至會感到痠痛。這其實是氣血不通,一到秋冬寒氣進來,不適感會更加重。每天花10分鐘實行「跪膝法」,可以引血下行,膝蓋由於新鮮血液的供養,可使寒氣散去,積液消褪,腫痛也會獲得化解。
  • 五月薰風送暖,現代母親節康乃馨當令,回想古代中國的兒女們送什麼花給母親忘憂呢?親子深情是歲月摧殘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詩心。一起來看古代詩人孟郊和王冕獻給母親的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