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手非基因契作 青農逆轉三輸局面

黃玉燕台中
font print 人氣: 2164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8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從憲兵隊退伍後,農三代顏明賢決心投入返鄉務農,不僅因為他是家中獨子要繼承父業,更重要的是,他看見「農村、農民」若再不改變,「經濟、健康、生態」將全盤皆輸。如何挽回頹勢?30歲的他,決心放手一搏,從接手農會推動「非基改大豆」開始,採稻田輪作方式,讓地力、生態恢復,並密集拜訪理念相同的青農,組織代耕隊,從整地、播種、收成、運輸採取統一作業,他說,「不能再像過去單打獨鬥,團體作戰才有贏的機會。」

常年風大是台中海線的特色,為了力抗東北季風,農村從10年前開始流行續耕「再生稻」,就是一期稻收成後,會「留頭」不休耕,繼續生產二期稻。這對海線農民而言,再生稻較不怕風、不怕福壽螺,更省了整地及插秧的錢,成本相差一成以上;但再生稻品質不佳,「碾米率低、不耐放」,農委會從去年開始,不再收購。

「看到父親辛苦一輩子,我想改革!」顏明賢說,村裡的老農,有的為爭一口氣,不怕農藥帶來的傷害,也要種出令人稱羨的稻作,就這樣連土地都傷害了。

讓土壤休息 改種大豆

台灣每年從國外進口230萬噸的大豆,其中高達九成都是基因改造的。在食安氛圍推動下,台中市政府委託市農會,推行「大豆契約收購計畫」。顏明賢跟父親爭取說,「若採大豆輪作,能讓土壤休息,大豆的根有固態氮,能提供土壤養分,蟲害也會減少,來年稻作需要的農藥、肥料,都會下降,生態好了,收入也會增加。」

顏明賢代表青農簽訂合約,並鎖定從海線開始,包括大甲等9個再生稻區,約100公頃,改種植非基因改造大豆。

面臨考驗 堅持改革

為了成功轉作,謝明賢已做好付出的準備。天未亮,德國進口的曳引機已上了貨車,出發前往烏日的農戶,開始一天的整地工程。然而,考驗也相當大,投入的成本頗高,獲利卻很有限,「運費、燃料要近萬元,這還不算機械的損耗!」

「曳引機400萬、收割機250萬……」,謝明賢指著倉庫各式進口農機具,「每項都是貸款買的,這是(轉作)非基改的風險,擔心颱風會不會來,一旦老天不賞臉,最怕水的大豆就要泡湯」,那麼為何勇於斥資買機器,接手「非基改大豆」的代耕案?顏明賢堅定地說:「我想的是海線農業一定要改革。」

青農聯手打團體戰

台中市政府委託市農會,推行「大豆契約收購計畫」,顏明賢(右3)則代表青農簽訂合約,並鎖定從海線開始。(黃玉燕/大紀元)

台中市農會2014年成立青年農民聯誼會,已有完整的組織,協助青年從過去的單打獨鬥到團體作戰。「平時務農相當忙,每天面對作物,很難有時間跟外界接觸」,顏明賢加入聯誼會後,發現自己並不孤單,有許多志同道合的人跟自己一樣,也想要為農業努力。

在決定接手農會的「大豆契作」案後,顏明賢開始拜訪相同理念的青農,招集20多位青農組成代耕隊,計畫幫助農民從整地、播種、收成到運輸,採團體作戰。

盼促成良性循環

顏明賢說,我和團隊約定好,要把土挖夠深,這樣農作就會好,讓消費者願意掏錢,農民收入也會好,接下來明年就願意繼續種大豆,我們代耕隊也才會好,這是一個良性循環,「今年是關鍵的第一年,必須要成功。」

最後他表示,頭洗下去了,也需要政府支持,才能繼續下去,永續工作不能只靠民間。

責任編輯:羅令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18日所公布的新法規定,未經殺菌的水果与蔬菜汁必須經過一道嚴格的步驟,以确保這些產品沒有受到沙門氏杆菌或其他細菌的污染。
  • 大陸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人們所關注問題。各種假冒、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食品層出不窮,防不勝防。消費者對任何一類食品安全信任度均低於50%。
  • 【大紀元10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二十八日電)臺灣人熟悉的CAS標章產品,已不限於冷凍肉類食品,目前延伸到蔬菜、果汁、雞蛋等十六類商品。為推廣CAS標章,財團法人CAS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今天在台中市舉辦展示活動,現場有CAS標章商品料理教室,教民眾做出美味料理。
  • 中國食品出現安全問題的個案有增無減。不久前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調查發現,中國兩家公司出口的寵物食品中違規添加了致寵物死亡的三聚氰胺。外電稱這不過是中國食品安全問題禍出國門的案例之一。從添加有毒物的寵物食品、打了抗生素的鯰魚到帶有沙門氏菌的蝦,中國正逐漸成為世界最大的食品安全威脅出口國。
  • 中國科學院研究員蔣高明近日在科學時報撰文稱,食物安全隱患主要來自食物生產的源頭,即地頭和各類養殖場。他指出,影響中國食物質量的有農業五大害和一潛在危害,這五大害是大農藥、大化肥、除草劑、添加劑、農膜,潛在危害是轉基因。
  • (大紀元記者林之昊綜合報導)美國聯邦「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的調查顯示,多家藥廠生產的血液稀釋劑「肝素」(heparin)造成了至少103名病患死亡,數百人產生過敏反應。
  • 周勍通過歷經兩年的「比跟蹤毒犯還要驚險」的艱難調查,以翔實可靠的第一手資料展示了觸目驚心的中國食品安全狀況,揭示出食品污染背後的人心道德污染,及造成這種大規模惡性污染的制度因素。
  • (大紀元記者馮德成編譯報導)據CBS新聞報導,非營利組織美國公益科學中心(CSPI)最新一份報告「食品色素:彩虹般鮮豔的風險」稱,摻入糖果、早餐麥片及沙拉醬等商業調理食品中的色素,具有「彩虹般鮮豔的風險」(rainbow of risks),可能引起過敏性反應、過動症,甚至癌症等多重危險。
  • 台中縣市合併後,迎接100年農民節慶祝活動,也比往年顯得更熱鬧。市府農業局從過年前22日開始推廣,由台中市農會打響第一炮,在北區敦化公園展示精緻農特產品,還特別設計新年伴手禮,現場提供春聯、五穀福袋。緊接著24日在梧棲鎮農會產業文化大樓,還有神農大帝祭祀活動。預計黃曆年前後假期,由原屬台中縣22個農會,輪番慶祝,民眾在新年假期有更多好去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