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和中國需求低迷 日本GDP衰退1.6%

人氣 1064

【大紀元2015年08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綜合報導)由於氣候不佳和中國需求減緩,日本第二季(4~6月)的GDP同比衰退1.6%,遠差於上一季(1~3月)的強勁增長3.9%,當季環比也下滑0.4%,顯示安倍經濟學的增長策略已受阻。

受此影響,日圓兌美元小貶至124.3,日股17日開盤上漲近百點,日本公債呈現小跌局面,西德州原油則跌破42美元/桶關口,顯示市場預期日本央行可能下調全年增長目標,同時在未來幾個月重啟寬鬆政策。

自安倍2012年底第二次上任首相以來,日本央行推行了兩次擴大規模的量化寬縮(QE)政策,最近一次更將每年購債金額從60萬~70萬億日圓加碼到80萬億日圓。然而,這些政策僅導致日圓大貶和日股大漲,但勞工的薪資增幅仍然停滯,企業投資仍緩於先前的復甦期。

經濟學家表示,由於日本在2014年4月將消費稅由5%提高到8%,加上薪資緩增,導致薪資追不上物價上漲,家計部門很難增加開支。

此外,儘管日圓大貶,但由亞洲需求疲弱(特別是中國),也導致日本出口當季下滑0.3%,顯示中國需求低迷引發全球商品行情崩落的現象已衝擊日本出口。

所幸根據日本經濟研究中心(JCER)在8月針對40名經濟學家的調查,日本下一季(7月~9月)的GDP可能同比增長約2.5%。

大和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永井靖敏表示,第二季GDP的降幅差於預期,其中個人消費同比下滑0.8%成為最大的拖累,此外庫存和公共部門的狀況也欠佳,由於領先指標未見好轉,下季復甦之路恐添變數。

野村證券經濟學家桑原真樹則表示,個人消費比預期疲弱,光氣候不順因素無法完全解釋,就業人數的緩增可能是另一原因,下一季的個人消費將成為轉折的關鍵。

他還說,第二季民間投資也呈衰退局面,但由於2015年度設備投資強勁,這一點可不必太在意,而中國景氣的下滑則是一個不穩定的要素。

柏瑞投資(PineBridge Investments)的執行董事前野達志認為,市場九成的人都認為第二季會衰退,無須過度悲觀,7~9月復甦的預期仍然不變。值得擔心的是人民幣貶值和天津爆炸的後續發展,一旦中國經濟減速惡化,很可能影響日本下一季的復甦。

責任編輯:李玉

相關新聞
日本通脹低迷 實質薪資創5年最大跌幅
衝刺2年通膨仍掛蛋 安倍經濟學大挫敗
安倍開支之箭射不進製造業 絆復甦腳步
日本地方選舉開始投票 考驗安倍經濟學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