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談話中別低估了沉默的力量

人氣 1886

【大紀元2016年11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人們在講話時會有抑揚頓挫,有時候也會保持沉默一會兒,但沉默並不一定是在思考或不具任何意義。事實上,有專家表示,對話中的沉默有其意涵,而人們往往低估了它的力量。

據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網站報導,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教育心理學博士南姆科(Marty Nemko)提供以下幾個例子,建議人們在談話中善用沉默的力量:

1.你的客戶停止說話,但你察覺他或她可能還有話要說。此時,你會保持沉默或問他或她還有沒有要說的?南姆科認為,此時保持沉默比較好,這樣客戶比較不會感覺被催促。

2.你的下屬在星期一把報告交給你,但你給他的期限是上星期五,而且他也知道。當你收到這份報告時,你會沉默地看著他,或是告訴他說:「你知道我星期五就要這份報告。」南姆科表示,保持沉默比較好,因為這樣已經表達了你的不悅,而且也比較不會引發他的自我保護反應或對你的反感。

3.你在跳蚤市場看到想買的東西,並詢問商家價格。如果對方出價太高,你會失望且沉默地看著對方,或是開始討價還價,問對方能否降價?南姆科認為,前者比較好。

4.當你說完某事之後,與你對談的人仍保持沉默一會兒,而非立即接話,這時候你會怎麼做?南姆科說,這表示他或她正在消化你所說的內容,或是更想知道你是否還有話要說,而不是渴望你盡快說完,以便他或她馬上接話。在別人的重要陳述之後稍待一會兒,這是個有用的經驗法則。

5.與你談話的人說了讓你不高興的話,你會明智地回應或保持沉默?南姆科建議採取保持沉默,因為這可以讓你冷靜下來,同時給予對方重新思考的時間,進而改說一些比較好聽的話。如果你進行反駁,很可能會導致彼此之間產生緊張關係。

南姆科最後建議說,如果你擔心保持沉默會讓你看起來很笨,或屈從於對話者的職位的話,你可以跟對方說:「我能否花一點時間思考一下你剛才所說的?」

責任編輯:茉莉

相關新聞
夫妻爭執保持沉默 小心疾病上身
喚醒你的沉默良知
跨文化交流 學者眼中的芬蘭式沉默
大陸調查:八成上班族患「下班沉默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