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陸又有多家上市公司有退市風險

人氣 1346

【大紀元2016年06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默迪綜合報導)近期大陸又有多家公司被暫停上市,可能有退市風險,主要原因是長期虧損或者涉嫌違反規定。

今年以來大陸退市公司不斷,有分析表示,過去一直以來,大陸上市公司很少退市,導致A股中充斥大量垃圾股,大陸股票被嚴重高估。

綜合大陸媒體最新消息,今年以來,已經有50多家上市公司發布了退市風險警示公告,其中主要有兩類風險,一是因連續虧損而存在暫停上市風險的;二是因被證監會調查。

近日,A股中一些公司由於業績連續三年虧損,被暫停上市或者可能終止上市,比如*ST 新梅、*ST 常林和*ST川化。

據悉,ST股是指「特別處理」的股票,是滬深交易所對出現財務狀況或其它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進行特別處理,這類公司的股票名稱前面加上ST或*ST,分別代表連續二年或三年虧損。

大陸財經專欄作家蘇渝曾表示,多年來大陸有大批連續虧損的上市公司的垃圾股,因為有ST帽子保護而不退市,繼續利用「賣殼重組」、做假賬粉飾報表的方式上市,多年來退市制度形同虛設。

公開資料顯示,大陸股市在1990年代初創建時有超過一半上市公司是國有企業。大陸知名財經作家吳曉波曾撰文表示,大陸股市是國有企業的融資工具,上市國有企業即使虧損,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上市。

除了業績問題外,近期還有一批被暫停上市的公司是因為涉嫌違規,包括涉嫌欺詐、信息披露違法等,而被證監會調查。

《南華早報》3月23日曾報導,一名中共監管層消息人士稱,新任中共證監會主席劉士余可能會將退市視為重點,並列出了退市黑名單,包括大約三四十家上市公司。

「退市」是指上市公司由於未滿足上市標準,由一家上市公司變為非上市公司,分主動性退市和被動性退市。按規定,主板公司退市有一年過渡期,創業板公司實行直接退市機制。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今年1月末曾表示,中國股票一直被嚴重高估,就是因為A股幾乎沒有退市現象,經營虧損的公司可以繼續上市。A股市場顯然是「受保護」的,不退市導致很多垃圾股被爆炒。

經濟學家吳敬璉在今年5月末第五屆金融街論壇上直言,大陸股市從1990年代就存在對監管體系的爭議,比如信息披露制度,即讓投資者對商業風險有所瞭解,長期沒有得到重視,結果導致違規的行為、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非常猖獗。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全球股市迎「黑色星期一」滬指大跌3.21%
6月股災「魔咒」再現?A股慘烈大跌
「預審權」無進展 A股料難入MSCI
敏感時間點 習經濟智囊劉鶴從幕後走向前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