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昌星的那一段紅與黑

人氣 11139

【大紀元2016年08月21日訊】近日,大陸網絡上熱傳一篇文章,講述賴昌星那段紅與黑的往事,作者表示,此報導基於對大量材料的深入閱讀和分析,以及對賴昌星和其他人士的採訪而成,並借用紅樓訪客的話表示,賴昌星的命運是中共體製造成的。

官員與商人間的共生關係

近日,James McGregor所著的《十億消費者》節選在網絡上熱傳。據介紹,James McGregor曾任華爾街日報駐京總編,後來是道瓊指數中國總執行官。

文中寫道:「2000年11月23日,在輸掉了44萬多美元之後,賴昌星在酒店門口被加拿大皇家騎警以偽造避難申請資料的指控逮捕,他的豪賭結束了。下一場賭博將事關他的性命,在加拿大的法庭上為不被引渡回國而鬥爭。中國總理早已聲明賴昌星被槍斃十次都不夠。

「賴昌星落到了如此可怕的境地,是因為他從一開始就跳上了中國經濟改革的過山車,而且一發不可收地徑直駛入了中國政治和經濟體系中最黑暗的深處。賴昌星建立了一張龐大的保護網,從中國東南沿海薄霧籠罩的漁村到北京的秘密情報部門和警察大頭的辦公室和客廳。

「他和高層的關係是如此之密切,以致於他的加長奔馳車可以直接開進中國的克里姆林宮——那座曾經的皇家園林。

「他在廈門的私人娛樂宮殿——紅樓,聚集了從全中國找來的最惹火、最嫵媚的美女。

「後來,他站在被告席上,被指控犯下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走私案,大約有64億美元的原油、香菸和汽車,期間逃稅36億美元。」

文章表示,中國的商人和官員是一種共生關係,「商人得幸於官員,而官員依賴於商人。要做生意,你需要得到一系列不斷改變的批准、許可證,以及政府官員的厚愛。為了給自己退休後的生活、家族的未來積累財富,政府官員培養那些能夠幫助自己的商人。

「賴昌星和大多數中國農民企業家一樣。他們都不複雜。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從未想過自己將來是否會成為一名醫生、消防員或律師。他們小時候都吃不飽。他們缺乏教育、沒有教養、精力過剩,但也總是充滿樂觀。只要不斷抓住下一次機會,未來總是會比貧窮的過去更美好。而且他們知道機會來自和有權有勢的人的交往。

「人際關係是他公司的核心資產。而一旦他的關係網破裂了,他就跌得又重又快。賴昌星的沉浮對所有在中國做生意的人都會有啟迪。」

「他的成功引來了成隊的官員上門,伸手要錢。當地政府給予了他響噹噹的榮譽和愛國主義的頭銜,然後告訴他應該資助他們的一些熱門項目。像所有中國商人一樣,他沒有別的選擇,只能答應對方的要求。而且,由於改革初期尚不允許辦立私人企業,賴昌星的業務躲在當地政府部門的旗下,主管單位自然要分得部分利潤。 作為報答,雙方也明白這些官員要保護賴昌星免受稅務部門的騷擾。」

賴昌星案由體制造成

文章表示,賴昌星不必感到孤獨。隨著其它中國富人名單在公眾媒體上出現,中共承認大約有4000名政府官員潛逃在外,他們竊取的政府和國有企業資產價值估計達50億美元。

「2001年8月份,在朱鎔基的命令下,賴昌星現已出名的紅樓作為反腐敗展覽向公眾開放。官方說,這將作為「警鐘長鳴」。反響是巨大的。大批群眾湧入廈門,參觀將軍們曾與妓女共浴的雙人浴缸,舞廳和電影院,以及賴昌星自己的防彈汽車。一個月後,就在旅行社仍不斷接到如潮水般湧來的參觀申請時,展覽關閉了。公眾的反應——記錄在訪客留言本上——震驚了領導層。」

「這麼大的一個案子,這麼多腐敗的官員,怎麼會拖了這麼多年才被發現?」一名訪客問道。「這是體制的問題。」

賴昌星的反思

文章提到,2003年作者在加拿大採訪賴昌星。賴昌星在那些日子裡沒有太多的事可做,除了不斷反思他的遭遇。「他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的方式遭到了如此慘痛的失敗。他和高層官員建立了令人矚目的友誼,但是他很少向他們索要回報。」

賴昌星對作者說,除了他以外還有其它的走私者,但是他們都來自名聲顯赫的家庭。這些人被悄悄地中止了生意,並得到了受保護的政府或軍隊職位,而不是後腦勺挨一顆槍子兒。

賴昌星說:「我沒什麼宏大的計劃。我只是努力在我認為我能掙最多錢的地方做生意。所有發生的這一切都只是巧合。」

「現在我看到了整個體制有多麼黑暗。我還不如就當一個菜農。沒人會打攪我。沒人會妒忌我。」

資料顯示,賴昌星出生於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前遠華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曾涉嫌走私被中共官方通緝。曾居於加拿大溫哥華十年,數次申請加拿大的難民都未通過。 2011年7月22日,他從溫哥華國際機場遣返回北京,2012年5月18日被判無期徒刑。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外媒:賴昌星被遣返關乎中共高層權鬥
世界媒體看中國:燙手山芋賴昌星
賴昌星近日將受審  胡溫出牌江系 「噤聲」
賴昌星首度受審 朱鎔基曾斥「死3次不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