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2017展望:匯率恐破7.3 外儲或再縮水

人氣 4122

【大紀元2017年01月02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泓博報導)2016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在岸人民幣兌1美元匯率收報6.9495,全年累積貶值6.56%,遠超市場預期,跌幅為有記錄以來最大。在美元走強、中國大陸經濟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專家預計人民幣將續貶。那麼,2017年人民幣匯率的走向將如何?外匯儲備的前景又將如何?

兌美匯率貶到7.3

目前,外界普遍認為,在預期美國聯儲局可能多次加息的背景下,美元將維持強勢,為包括人民幣在內的新興市場貨幣帶來貶值壓力,人民幣會繼續走貶。

大陸社科院世經政所國際投資室主任張明近日撰文稱,考慮到利率差距、投資回報率等因素,預計2017年人民幣仍有6%左右的貶值空間。

該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肖立晟也撰文指,從穩定市場的角度來看,2017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底部應該在7.4至7.5之間。

鰲健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首席分析師楊子毅認為,這波人民幣貶值自2014年開始,預估到2017年底結束,2017年貶值幅度可能在3%,相對溫和,年終時約在1美元兌人民幣7.1元左右。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研究員熊園表示,2017年大陸貨幣政策「難松也難緊」,加上年初新一輪換匯啟動、過往累計的貶值空間尚未完全釋放,人民幣兌美元將持續承壓,總體呈漸進式貶值,預計匯率最低跌至7.2元左右。

高盛高華最近預測,中國大陸2017年經濟增速將溫和放緩至6.5%,通脹率上升至2.3%,人民幣則可能面臨持續貶值壓力,預計2017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為7.3。這意味著2017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貶值幅度將在5%左右。

摩根史坦利也認為,2017年底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將持續溫和貶值到7.3。

大陸央行參事盛松成接受路透社專訪時稱,人民幣匯率是真正的「人無貶基(沒有貶值基礎)」,但受購匯需求和貶值預期影響而跌不停,預計2017年上半年跌幅有限,可能貶值3%,「但很可能到了下半年又會升上來」。

他還認為,監管層仍需堅持該出手就出手,以行動配合預期引導來贏得市場信心。他聲稱,目前監管層手上外儲仍十分充足,可繼續動用外儲干預,也可更嚴格地進行資本管制和服務業開放等來扭轉預期。「這不單單是經濟問題,不到萬不得已,我們不會讓它大貶。」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前委員李稻葵日前稱,要嚴防2017年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超過5%,7.35是底線,「一旦超過5%,後果不堪設想。」

外匯儲備還會再縮水?

截至2016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手中握有的外匯儲備有3.05萬億美元,中國仍然是全球擁有最龐大外匯儲備的國家。但相較一年前,中國的外匯儲備降低了2,788億美元。從2014年6月最高的39,932.13億美元,到2016年11月,減少了9,000多億美元。

面對一年多來外匯儲備不斷縮水,央行副行長易綱去年11月底稱,中國外匯儲備有所下降,仍高居全球首位,十分充足。覆蓋全部外債和6個月進口後還有充足餘量,況且每年還有大約5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和1200億美元的外商直接投資,這些外匯通過金融媒介可滿足全社會的用匯需求。

不過,市場上的貶值預期,仍意味著手握眾多外匯儲備的監管層,不能再掉以輕心。

據分析,在央行、外加上外匯儲備多元化投資以及藏匯於民等因素,中國的外匯儲備在2017年繼續「瘦身」,可謂板上釘釘。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余永定多次表示,應該停止干預匯率,關鍵問題是保外匯儲備而不是保匯率。

清華大學經管學院教授李稻葵也表示,今年必須防控資本外流,「如果投資者預期匯率下跌,會把本幣換成外幣,直接導致外匯儲備下降;外匯儲備下降,又會強化投資者匯率貶值的預期,促使他們加快資金外流,資金外流又會進一步加快本幣貶值。」他表示,外匯儲備迅速下降,會造成金融危機。

購匯壓力增大?

滬上某中資行外匯交易員表示,華人新年前,購匯需求壓力可能增大,一方面,購匯5萬美元的額度新年後重置,另一方面,華人新年等假期旅遊也有購匯需求。

不過,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個人5萬美元購匯總量並不大,對外匯市場的衝擊力有限,也不必要對購匯額度進行限制。據其測算,按近年來的購匯量算,只需商業銀行、央行等市場主體做足應對工作,對市場的衝擊力並非不能承受。

其原因,一是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未來仍有不確定性,可能貶也可能升,購匯者一定程度會考慮擇時;二是一次性拿出近35萬元人民幣也非易事。

中金公司則認為,外儲跌破3萬億美元是個心理衝擊,疊加個人換匯的集中增加,可能帶來一定的市場壓力。但該機構認為,央行應不會臨時調整換匯額度,因為這只會徒增市場恐慌;但不排除可能在銀行層面給予一定的窗口指導,甚至增加一些購匯的文件證明等要求。#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深圳走私鈔票案激增 地下錢莊搬錢出境?
阻資本外逃 中共將對海外投資實行嚴格控制
外媒:中共採取激進措施控制資金外流
中共外儲降至逾五年新低 限流政策或加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