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曲賞析

中秋節聆賞廣東音樂〈平湖秋月〉

人氣 1286

【大紀元2017年10月03日訊】文:水晶、德輝・大紀元
中秋,仰望夜空,清澈皎潔的明月,玉輪飛璇,載我們進入夢幻的宙宇。千年易逝、星漢迴轉、無論帝王將相、平民走卒,人們總會對月抒懷、折桂寄託。或臨風浩歎「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或對花沉吟「人約黃昏後,月上柳梢頭」,或寄語家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一輪明月總是帶給世人無盡的想像和情思。在這月圓人圓的佳節,請一起欣賞廣東音樂〈平湖秋月〉。

首先介紹〈平湖秋月〉的作曲家——呂文成,他被譽為是廣東音樂四大天王之一,曾創作過二百多首廣東音樂。除了〈平湖秋月〉外,像〈步步高〉、〈蝶戀花〉、〈蕉石鳴琴〉等俱是佳作。

呂文成於清朝光緒24年,出生於廣東省中山縣,幼年遷居上海。清末民初時的上海,音樂活動非常豐富,呂文成因此耳濡目染學習了各種音樂。他經常聆聽民間藝人的演奏,也喜歡演唱粵劇,還從廣東小曲、江南絲竹及西方音樂攝取營養。

除了作曲、演奏,呂文成對廣東音樂另一個重要貢獻是與司徒夢巖共同創造了高胡。

高胡的構造大致與二胡相同,只是琴筒較小,定弦比二胡要高完全四度或五度,琴弦則是採用鋼絲弦。演奏出的音色華彩又具有一種金屬的鏗鏘味,民族樂團裡也經常用它來表現一些歡愉明快的旋律。

一年中秋,呂文成暢遊杭州西湖,浩瀚的夜空輝映著遼闊的湖面,那柔美、寧靜的景緻,真是「月光如水水如天」。呂文成由是創作了〈平湖秋月〉。

綿長的句法拉出平遠開闊的空間感,級進與小三度跳進的音型如甜美的歌詠,溫暖而寬廣。雖說是詠嘆西湖,但此曲卻有著大格局。

〈平湖秋月〉有很多版本,筆者推薦余其偉先生高胡演奏的版本。余其偉是高胡和廣東音樂名家,長期在嶺南生活,深得廣東音樂精髓。高胡是很熱鬧的樂器,一不小心就會拉得過於吵鬧。他演奏的〈平湖秋月〉雋秀清麗、高遠灑脫;歡快活潑而又寧秀平和。一展平湖浩月、柳岸鶯鳴,欣悅和諧、天人之樂。廣東音樂色彩明麗,被稱為「玻璃音樂」,表現月明如晝、海天澄徹,那是樂隊本色,相得宜彰。

余其偉演奏高胡,動如脫兔、靜如處子,行於當行,止於當止,分寸尺度,極為精妙。主旋律重複出現時,他處理得異常寬廣悠揚、誠摯甘美。秋月伊人、秋波如水,西子凌波,清淨嫵媚。刻畫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莊淑娟秀、情思繾綣的東方女子,這是對「欲把西湖比西子,濃妝淡抹總相宜」的優美註解。高胡的滑音尤如廣東話的尾音,一唱三歎、鄉音九轉、委婉慰貼、粵韻十足。

陳培勳先生將〈平湖秋月〉改編為鋼琴曲。廣東音樂的味道就減了很多,但展現了鋼琴樂器之王的優勢。左右手交替呈現波浪般的伴奏音型,將呂文成原始旋律作了充分的鋪陳。晶瑩剔透的音色和充滿情感的內在張力,交互構築出清澈又雄偉的律動。

杜甫詩云:「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這「湧」字用的妙絕!月光隨波湧動,大江滾滾東流。那深遠、華麗、流動的音響,彷彿是逐浪而舞、戲波而游,浮光躍金,靜影沉碧的月光!

周廣仁教授演奏的〈平湖秋月〉,清麗抒情、詩意盎然。殷承宗版本的演繹更均衡,也更為深沉蒼涼、感人肺腑,秋水秋月、幽思無限。

一首作品,三種演繹;一輪明月,萬千思緒。月亮之美在於「溫柔恭良」,象徵和平、關懷、慈愛。人類對月亮的詠嘆,難以計數;人們對美善的渴慕,萬古長新。

本文刊載於舊金山9月30日教育專版,請點閱
要想定期快速瀏覽一週新聞集錦,請點這裡。

責任編輯:李歐

相關新聞
全球部分法輪功學員祝李洪志大師中秋快樂
大陸軍隊國家機關弟子祝李洪志師父中秋好
大陸法輪功學員恭祝李洪志大師中秋快樂(38條)
大陸法輪功學員恭祝李洪志大師中秋快樂(41條)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