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中韓領導人首次會談 雙方避談薩德

人氣 2084

【大紀元2017年07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林燕綜合報導)德國G20會議期間,中韓兩國首腦進行了首次非正式會談,從會後傳出的消息來看,中韓兩國關係回暖,但矛盾仍在。

韓國新任總統文在寅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星期四(7月6日)進行了首次會晤。在70分鐘的會談中,有60分鐘是閉門會議。這次會議適逢中韓關係冷卻、中共反對韓美部署薩德之際,而朝鮮週二成功試射了一枚洲際彈道導彈(ICBM)。

據韓國阿里郎電視台報導,兩國領導人在良好的基礎上開始中韓關係,但那些需要解決的棘手問題仍然存在,包括薩德、中國對韓國的經濟報復,以及最重要的是中國在駕馭朝鮮及影響對朝鮮核武器和導彈方面扮演的角色。

在本次會晤中,文在寅表示:「今年中韓建交迎來25周年,希望以此契機,將韓中關係發展成為實際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而習近平稱,一段時間以來,中韓關係面臨困難,這是雙方不願看到的。中方重視韓國和中韓關係,致力於發展中韓友好的立場沒有變。

本次會談顯示中韓雙方正在進一步緩和冷卻的國家關係。從3月開始,因為韓國前總統朴槿惠批准部署薩德(THAAD)反導系統,中共視其為國家安全威脅,在國內持續升級反韓運動,除到韓國樂天集團在華的超市外「抗議」外,還有一系列的「反對薩德、抵制韓貨」行動,用經濟和商業利益作為槓桿,給韓國施壓,「抵制」薩德。

但在5月,文在寅就任後,中韓關係出現微妙變化,因薩德被中共封殺的韓國娛樂界、企業間的接觸在中國均有所鬆動。

另一方面,5月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之前韓國未被邀請;隨後習近平與文在寅通話時,習邀請文派團參加。隨後青瓦台派韓國會議員、前國務總理李海瓚作為中國特使以及代表團前往,顯示韓國對與中國交往的重視程度。

在這次G20期間的習文見面會上,習近平再次強調,文在寅(當時)派韓國政府代表團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派特使來華轉交親署信,表達改善和發展中韓關系以及妥善處理敏感問題的積極意願,他對此表示讚賞。

而文在寅也表示,韓方感謝中方企業協助打撈「歲月」號沉船。韓方願同中方一道,加強高層交往及各領域交流合作,將韓中關係打造成實質性戰略夥伴關係。文在寅說:「韓國和中國之間除了經濟領域的合作之外,在朝核問題的解決、朝鮮半島的和平構築方面有著非常重要的合作關係。」

韓籲中約束朝鮮 但避談薩德

針對朝鮮日前發射洲際導彈,中韓雙方領導人都表示不能容忍。對此,習近平稱,中方堅持實現半島無核化、堅持維護半島和平穩定、堅持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主張所有有關各方嚴格遵守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中方會支持韓國新政府積極嘗試同朝方重啟接觸對話,改善關係。

而文在寅呼籲,中方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緩解因朝鮮日前試射導彈而加劇的半島緊張局勢。「中國是對朝鮮最有影響力的國家,期待中國能更加積極地發揮其重要作用。」

文在寅是前總統盧武鉉的資深友人兼幕僚,上任前就強調繼續與朝鮮對話,推進談判,希冀和平結束朝核計劃。這些觀點與習近平比較接近。

但比較有意思的是習近平向文在寅提及「中方關切」的話題時,習近平說:「希望韓方重視中方正當關切,妥善處理有關問題,為中韓關係改善和發展掃除障礙。」文在寅卻一語避之,稱「充分理解中方有關關切,願同中方進行深入溝通」。

習近平發言中的「中方關切」雖未點明是什麼,但外界分析指的是韓美部署的薩德。

從5月文在寅上任後,中方多次向韓國特使強調在薩德問題上的強硬立場。《紐約時報》稱,中共把這套韓美兩國防範朝鮮軍事威脅的系統,看作是遏制中共軍事力量努力的一部分,擔憂最終這種努力會建立將韓國、日本和美國連接起來的戰略結構,所以中共寄望文在寅獨自應對薩德,在重大國際問題上不依賴美國。

實際上,在中美之間尋求平衡的文在寅政府,對薩德的斡旋餘地已十分有限。韓國安全官員在6月2日訪美期間,美方已暗示「難以撤回薩德」。而韓國出於朝鮮已擁有的核武威脅,僅靠自主已不能保障安全。早在2016年,朝鮮進行第四次核試驗時,韓國防部長就承認韓國的反導系統技術有限。

而6月初,文在寅也表示不會改變部署薩德的決定。同月30日,文在寅首次外訪,仍選擇了第一站到美國,並在白宮與美國總統川普(特朗普)進行正式會談後,發表聯合聲明,指以韓美同盟為基礎,在共同解決朝核問題、實現韓半島和平與經濟繁榮等議題上達成共識。外界認為這或許意味著他已經決定要傾向誰。

所以,當面對習近平的這番話,文在寅也使用一句話回應,「充分理解……深入溝通」。#

責任編輯:李緣

相關新聞
在韓華人:中共報復薩德 坑的是中國老百姓
未受薩德影響 中國人海淘韓貨熱度不減
薩德入韓當天中國航母下水 與美航母差距巨大
文在寅宣誓就職 對朝政策牽動韓中美日關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