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隧白閃閃 全靠台工研院這項新研發

人氣 30

【大紀元2017年07月09日訊】工研院以奈米微結構控制,疏水疏油分子介面改質與混合分散技術,研發出「水性環保奈米撥水抗污塗料」,並以雪山隧道牆壁試驗,油污不再附著,清洗速率快了2.5倍,看來更白閃閃。

台灣高溫、潮溼的氣候加上車潮帶來的廢氣、粉塵微粒,即使再簇新的玻璃帷幕、高樓外牆,沒多久就變得髒污不堪。灰黑外觀的建物不僅影響市容,更是洗牆工人們揮之不去的刷洗噩夢。

工研院研發團隊今年奪得傑出研究獎金獎的「水性環保奈米撥水抗污塗料」,它克服水性塗料在戶外環境使用的困難,以具有能承受戶外劇烈氣候變化,讓建築物具有防水、防塵功能等功效,即使經風吹雨打,防水、抗污效果也能維持3到5年之久。

工研院材化所主任蘇一哲指出,環保水性建築塗料已成為市面主流,但水性塗料和溶劑型塗料相比,因結構與成膜機制的不同,仍有防污性、耐磨性與耐候差的缺陷,因此僅適用於室內環境。

但工研院在經濟部科專專案支持下,開發出的水性環保奈米撥水抗污塗料,透過奈米微結構控制、疏水疏油分子介面改質與混合分散等技術的導入,在常溫下就可乾燥,能直接塗佈於玻璃、陶瓷、木頭、水性油漆表面,格外適用於戶外環境。

蘇一哲表示,水性環保奈米撥水塗料與一般水性塗料相比,防塵性可增加8到20倍;也因為具有防塵效果,清洗起來更容易。工研院曾在雪山隧道北上路段左右兩邊各250公尺的牆壁實地測試,先清洗過後再塗上「水性環保奈米撥水抗污塗料」,結果幾個月後再清洗時,清洗速率增加2.5倍,幾乎可以完全洗淨。

蘇一哲解釋,雪山隧道每天深夜都會封閉一個車道清洗隧道壁,每晚至多清洗600到800公尺,但塗有這種塗料的牆壁,在隧道內高達攝氏40餘度的溫度下,汽車排放出的油污微粒不易沾附,不會累積鑽進牆壁縫內,更容易清洗,牆面看來白閃閃,隧道不再黑抹抹。

這項塗料已與美國最大DIY水性塗料廠商Behr Corporation共同開發,雙方已在今年共同獲得美國專利,並導入現有水性塗料產品,有效提升防污性與耐磨性,目前已可在Home Depot等大型通路販售;另外也和國內的南寶樹脂等廠商合作生產。

蘇一哲強調,未來這項塗料可望應用於遊艇、船舶等長期於水中使用的載具,以及海上風力發電等離岸設備,提供長期、穩定的防水抗污效果。(轉自中央社)

相關新聞
汽車奈米鍍膜 滴水不沾又防刮 
台工研院開發奈米紗窗不鏽鋼去污膏
蔡英文授證5新科工研院院士並聽取建言
工研院九度入圍全球百大科研獎 綠色醫療受矚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