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公布「負面清單」 專家:開放程度有限

人氣 11693

【大紀元2018年12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吳英綜合報導)中共週二(12月25日)公布2018年市場准入負面清單,減少約一百七十多個項目,並且由試點改為全面實施。不過其禁止及限制項目仍超過150項,專家認為開放程度仍屬有限,是否有助於中美貿易談判,仍有待觀察。

中共國家發改委及商務部25日上午發布最新版市場准入負面清單,依其規定,不在清單內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國內外市場主體皆可「平等進入」,實現「非禁即入」的目標。

2018年最新版負面清單適用於境內外投資主體,且由過去的試點實施改為全面實施。發改委在公告中說,未經國務院授權,各地區及各部門除特殊原因外不得自行發布市場准入負面清單。

最新公布的負面清單包括「禁止准入類」和「許可准入類」兩大類,其中前者共4項,後者納入147項,共計151個項目,比之前的試點版負面清單縮減了177項。

中共監管當局稱,清單將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動態調整。

中共推動負面清單時間表

2015年10月,中共國務院印發《關於實行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的意見》,對建立和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作出全面安排。

2016年開始,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在天津、上海、福建、廣東四省市試點實施。

2017年,試點範圍擴大到15個省市。

2018年6月29日,中共發布新版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放寬外資市場准入。該清單針對外商投資管理範疇,已自7月28日起施行。

各界初步看法

外界一直批評中共國有企業支配中國市場,這也是美國在貿易爭端中提出的問題之一。如果中共落實負面清單,或有助於打破國有企業享有的競爭優勢。不過,目前在清單上的許可准入項目仍達147項,涵蓋廣泛的行業類別,如農林漁牧、採礦業、製造業(26項)及服務業(逾110項)等,汽車、醫療器材、金融、互聯網、批發零售等都在其中。

此外,這次最新版本負面清單仍維持今年6月底的部分限制項目,例如商用車及乘用車的外國企業股權上限仍必須等到2020年及2022年才能取消,經紀公司和保險公司的所有權上限在2021年解除。

上海誠信金融諮詢公司顧問丁海峰(音譯,Ding Haifeng)告訴《南華早報》,最新版負面清單的開放程度仍屬有限,僅具「象徵意義」,因為有些關鍵行業仍然排除中國私營企業或外國企業投資者的參與。

「不過,這份清單透露一個明確信息,即外資和中國私營企業未來將獲得更廣泛的市場准入機會。」他說。

對於中共的開放進程,包括歐盟商會在內的商業遊說團體表示,北京目前的承諾尚不足以讓外國公司相信中國的市場是公平透明的。

中國在2013年推動上海建立本國第一個自由貿易區試點計劃,向全球投資者展示其開放意願,但是由於嚴格的限制和審批程序,最終並未能吸引外國資金。

中共在川習會後採取一系列行動釋出開放信號,包括明年暫時取消對美國製汽車報復性關稅三個月、購買美國黃豆及玉米,以及據傳將放棄其「中國製造2025」計劃等。對此,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表示,這只是「恢復原狀」,除非北京準備「全面改革」其經貿產業政策,否則美國和中國「難以在明年3月1日前達成協議」。

他強調,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談判中不會接受「折衷的措施」(half measures),中方必須解決美國關注的所有問題,雙方才有可能達成協議。

對於中共當局有無可能調整「中國製造2025」計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委員邁克爾·韋塞爾(Michael Wessel)指出,在中國法院仍受到中共控制的情況下,中共當局所做的任何法規修改都「不存在任何意義」,現在中方所談的任何改革,都只是「跨出一小步而己」。#

責任編輯:林妍

 

相關新聞
美報告披露中共放寬外資所有權限制的內幕
北京不徹底改革 納瓦羅:90天難達成協議
四方面反制中共不端行為 體現川普新戰略
中美副部級通話 中方稱持續溝通 美方沉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