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年的毒笑話《笑得好》選譯

笑得好起死回生 給人好看 給你難看

作者:允嘉徽

櫻桃(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543
【字號】    
   標籤: tags: , ,

給人好看

有一個吝嗇富翁請喝酒,桌上排列著菜餚、水果、點心等等的食物,都是用木雕加上彩飾做成的。

有來人問道:「好看是好看,怎麼吃啊?」

富翁答說:「我只管來的人看到感到好看,那還管實在受用呢!」

石老評語:「這富翁因圖裝飾外觀好看,就用木雕作食物,還算多費了;若不顧臉面,只用空桌請客,不就省更多!」

可見三百年前,當時社會的刻薄吝嗇風氣已經不輕了呀!

創意果雕(林儀婷/大紀元)

給你難看 

同樣還有個吝嗇富翁的故事。

這個人可說是吝嗇到極點了。他請畫師要寫行樂圖,連紙、墨、謝儀在內共給銀子三分。

於是畫師就用墨筆在荊川紙(竹纖維製,薄而略透明)上畫一人後背的像。

那人驚問說:「寫真全在容貌,為何畫反背像呢?」

畫師說:「你這樣省銀子,我勸你莫把臉面見人罷。」

*《笑得好》原作者石成金簡介:

清代乾隆年間江蘇揚州人石成金,字天基,號惺庵愚人,留下中國十八世紀的笑話集《笑得好》,謔稱「毒笑話」。石成金是清代的醫家,他不僅診斷個體的病情,更是洞察了整體社會­善性佚失的病情,進而開出了「笑話」為藥方、為針砭,願以「笑話」作為提振世道、回復人心善性的「度世金針」。他在〈自序〉中這樣說:「人以笑話為笑,我以笑話醒人;雖然游戲三昧,可稱度世金針。」

台灣木雕藝術,展現荷之美。(台加文化協會圖片)

石成金是醫家,也學佛、向佛,認為人性本善。然而,在近三百年前,石老已經意識到:物慾橫流昏蔽了善性、風氣敗壞墮落了人心,腐蝕敗壞的世道人心已經走入沉痾痼疾,不下猛藥已經救不了了!石老在〈自序〉中說:「予謂沉痾痼疾,非用猛藥,何能起死回生」?所以,他以「毒笑話」醍醐灌頂。從將近三百年後的今天回顧《笑得好》,竟然世道人心的墮落那麼的相似,惟今天人間道更加下流了。看《笑得好》果若入耳發笑,而且入耳警心, 這就「笑得好」,悟得了「度世金針」三昧!@*

責任編輯:方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富翁對債戶說:「你們如果家裡什麼東西都沒有還不了債,可對我罰誓……。」一個大債戶說:「我願來生變成你的父親還債。」富翁大怒說:「你欠我許多銀子,不僅不償還,反而要占我便宜,這有道理嗎?」正要打罵……。那大債戶說:「聽我說實話:我欠你的債太多,不是作牛作馬,就可以還得完的……」。
  • 想奉承找關係的人緊緊張張地,豎著耳朵放不下,聽到「臨清流而賦詩」都有很特別的「聯想」……有相命的人被問到:「你向來相法十分靈驗,為什麼現在有時相不準了?」可知這兩者之間有相關性?
  • 知音在何方?人生知音難覓。《笑得好》有個市集中琴師遇知音的「毒笑話」,冷清清、空蕩蕩、硬梆梆,迴盪弦外之音。《笑得好》笑點:喜得知音
  • 祝壽話兒,福壽吉利長命百歲不嫌多,反之,不吉不利人人見忌。一個祝壽宴席的祝壽辭令,從「壽高彭祖」開門迎喜,怎麼會鬧出「該死了」的歪語收場呢?《笑得好》笑點:祝壽歪語。
  • 有一個奶媽幫人撫養小嬰孩。不管怎麼搖、怎麼哄,那小嬰孩就是啼哭不肯安睡。奶媽無奈極了,突然,她腦中靈光一閃想到了一幕,便喊了老爺官人……
  • 有個富翁在宴客中不期然放了一屁。二個坐在一旁的賓客,馬上奉承起富翁的「香屁」來。兩人是怎樣拍馬屁的呢?一聽說「放屁不臭,死期不遠」,兩人又怎樣「拍馬屁」呢?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陳宣帝陳頊像,出自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公有領域)
    《歷代名畫記》是唐代張彥遠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為後世研究中國美術史和傳統文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 冥冥中有定數!唐代書生靈魂離體入了冥府,預知三年前程,還陽後果然靈驗!書生靈魂離體所見,只預見他此生未來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觸發我們深入追索:命運安排的根據為何呢?那麼命運不好的,又怎樣能改命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