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傳統週文化訪演 展現台灣發展進程

人氣 14
來自台灣的福爾摩莎馬戲團演出人員與北卡州務卿Elain Marshall女士(後排中)合影留念。(程志毅/大紀元)

【大紀元2018年06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程志毅北卡報導)來自台灣的福爾摩莎馬戲團於5月18日晚在北卡州立大學史都華(Steward )劇院,為北卡州僑胞及各界人士慶祝亞太裔傳統月台灣傳統週奉獻了一場「咱的故鄉」 為主題的特別演出。當晚,史都華劇院座無虛席,700多位北卡的臺灣僑胞及朋友歡聚一堂,為福爾摩莎馬戲團帶來的精采演出喝采。

福爾摩莎團隊成員來自各種不同的表演領域,包括特技、雜耍、舞蹈、戲劇等,為少數擁有超過十位專業演員的專業團隊。節目內容是以描述台灣自葡萄牙人稱之為「福爾摩莎」以來,數百年來演進的過程,並將其編為舞曲,融以精湛的雜耍特技。表演結合了傳統文化,台灣本土文化,街頭文化,以及劇場藝術組合成的精采特技舞蹈。各種不同類型的表演包括疊羅漢、舞大旗、翻觔斗、水晶球、扯鈴、蹬板凳、呼啦圈、武術、戲劇、體操、 直上雲霄、 綵雲飛等等,都一氣呵成。

演出以阿美族傳統的歌舞開場,表現的是阿美族人的傳統生活和理念,代表臺灣島上早期的人文歷史。接下的是臺灣的棒球時代和代表臺灣發展走向世界的臺北101摩天大樓時代,以及擁抱臺灣四個主題。每一個主題都以當時最流行的歌曲開場,把人們的思緒很容易帶回不同的年代。

不過不同類型的雜耍特技是主要看點,每個演員都身懷絕技。其中傳統的高椅——「直上雲霄」讓觀眾捏一把汗,不過當演員平穩達到最高點並完成倒立高難度動作後,觀眾才好像放下心並報以熱烈的掌聲。

呼啦圈 看上去不難玩,可是當演員和 呼啦圈 融為一體時,好像是 呼啦圈 在帶著演員在臺上飛舞畫圈,觀眾不斷地報以掌聲。 扯鈴是臺灣民眾喜愛的一種遊樂項目,儅演員將多個放光悠悠球同時拋上拋下時,讓人眼花繚亂,不少觀眾感歎演員嫻熟的技巧。

除了來自臺灣的僑胞,主辦方和僑胞們也邀請了他們的鄰居和朋友來一起前來欣賞節目,見證臺灣的發展及成就,在大廳介紹臺灣風土人情和旅遊景點。來自羅利市的Heather和Herbert Travar夫婦帶著8歲的兒子和6歲的女兒同來,夫妻倆一人是計算機專家;一人是律師,對到臺灣旅遊很有興趣,期待從演出中更多了解臺灣。今年像Travar夫婦這樣帶著全家來看表演的比前幾年要多。

在演出之前,北卡州務卿Elain Marshall 女士到場歡迎福爾摩莎馬戲團的到來並感謝臺灣社區為建設北卡作出的貢獻。北卡三個與臺灣有姐妹城市關係的市長為台灣傳統週發來賀電並專門指派官員到現場頒獎。 Kernersville 鎮的姊妹市委員主席 Ernie Pages 先生, 北卡州立大學設計學院教授系主任劉彩露和Cary姊妹市委員主席 Michael Lynch 分別代表 Kernersville、 Cary市和羅利市長宣讀了褒獎。

此次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僑務委員譚逸心說:「對觀眾,義工及贊助者由衷的感謝,前者的掌聲,後二者無私的奉獻,都是這次福爾摩沙馬戲團演出成功的重大助力。」他還說:「感謝美國這個國家,不只是一個偉大充滿機會讓人有希望之地,也是對幫助人民保存歷史及傳統最不餘遺力的國家,如此才能讓我們有機會慶祝祖先遺留給我們的恩賜。 歡迎熱心人士參與未來臺藝會的活動。」 ◇

責任編輯:謝漫雪

相關新聞
臺美人慶傳統週 熱迎文化美食園遊會
費城舉辦第12屆亞太傳統月節
亞美商會舉辦「亞洲之珠」年度頒獎慶典
人瑞中心慶祝亞裔傳統月和敬老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