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英百貨商店將倒閉 中資三胞集團發愁

福來莎(House of
Fraser)百貨商店在倫敦牛津街的一間店面。( Jack Taylor/Getty Images)

人氣: 343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8年08月09日訊】(大紀元英國記者站報導)英國的連鎖百貨商店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福來莎(House of Fraser)很可能成為下一個倒閉的百貨商店。幾年前中資公司三胞集團曾經大手筆收購了福來莎89%的股份,但是現在卻找不到買主,弄不好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倒閉。

新一輪百貨商店倒閉潮襲來,福來莎百貨已經搖搖欲墜。原本打算收購51%股份的千百度宣布取消融資計畫。零售業專家預計,買主有可能會等到福來莎進入破產程序才會出現。

6月,福來莎提出了一份自救計畫,打算明年年初關閉59家商店中的31家,以換取千百度7,000萬鎊的資金。此後,福來莎的股價直線下跌,公司已經發布盈利預警。

上週三(8月1日),中資企業千百度宣布取消融資,不再繼續收購福來莎的股份。

福來莎現有的最大股東中資公司三胞集團與千百度是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千百度的老闆陳奕熙是三胞的老總袁亞非的妹夫。但是從目前的情況看,即使是一家人也已經無能為力了。

據《星期日泰晤士報》報導,福來莎的另一大股東艾什利(Mike Ashley)曾經提出可以注資5,000萬鎊,但是他現在改變主意了,因為他擔心一旦福來莎的員工養老金項目出現問題,他會成為眾矢之的。

專家警告,福來莎百貨可能會倒閉。零售業諮詢師海曼(Richard Hyman)表示:「我認為,援救會出現,但是可能是在它被管理程序之後。想要注資的人不會想要面對債務和養老金責任的阻礙。你會感到,管理程序即將來臨。」

總部在南京的三胞集團近年來不斷在海外收購,但是消化能力遭到質疑。它在2014年和中資公司賽領資本聯合收購的美國電器及家用產品連鎖店博斯通(Brookstone)近日申請破產保護,並將關閉在美國全部101家店面。

百貨商店模式已死?

英國面臨危機的百貨商店絕對不止福來莎一家。大型連鎖百貨商店原本數量不多,屈指可數,2015年BHS倒閉之後,現在僅剩下John Lewis、Debenhams、House of Fraser。

目前,Debenhams的市值僅有2.18億鎊,2017年10月至今年3月這半年期間,該公司的稅前利潤下滑了85%,只有1,350萬鎊。今年剛剛過去一半,這家公司已經發布盈利預警三次,全年預計盈利3,500萬至4,000萬鎊,而在五年前,這家公司一年盈利1.5億鎊。

而深受中產階級喜愛的百貨商店John Lewis的母公司警告,該店在今年上半年的盈利「接近於零」,今年的利潤會比去年「明顯降低」,John Lewis百貨商店和Waitrose連鎖超市的利潤會下滑77%。

連John Lewis都不賺錢,這個消息讓許多人感到,英國的高街商店已經深陷危機。有零售業專家預計,百貨商店這種經營模式已經「活不下去了」,而今年,這個概念可能就會垮掉。

諮詢公司Retail Reflections的創辦人巴斯比(Andrew Busby)對《每日郵報》表示:「除非你是高端奢侈品商店或者只有幾家商店,否則你的日子不會長久了。」

百貨商店危機原因

英國的百貨商店面臨危機有內因也有外因。

目前Debenhams和House of Fraser的主要問題是商店的面積太大,而且分店的數量太多,這意味著店租成本高,支付的商業稅(Business rate,地稅)也相對較高。

而且由於店面太多,公司沒有足夠的資金用來重新裝飾店面,比如Debenhams有九成的商店都是20年前的風格,看起來老氣橫秋、毫無生氣。

太大的商店還會讓顧客有畏懼感,因為他們可能需要上下樓梯,走過許多櫃檯才能找到他們需要的產品。甚至有零售業專家表示,福來莎如果把店面縮小到現在的五分之一,可能情況就會好很多。

而且消費者已經改變了購物方式,許多人選擇網購。商店如果不能改變經營模式,就會落伍,空有店面,顧客寥寥。比如,家具連鎖店DFS過去都是開很大的賣場。但是現在,DFS縮小了店面,改用電腦向顧客展示店內沒有的商品,店面更多的被當作樣板間。

零售業專家認為,百貨商店要想繼續吸引顧客,就要增加自己的特色,因為消費者並非停止消費了,而是選擇有特色的商店進行消費。◇

責任編輯:文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