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被曲解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作者:劉曉
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就是一種絕對平均主義,而絕對平均主義是違反人性的。(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32246
【字號】    
   標籤: tags:

孔子在《論語‧季氏篇》中有這樣一段話:「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有國」的是諸侯,「有家」者指「大夫」。

對此句話人們通常的解釋是:無論是諸侯或者大夫,不擔心財富不多,只是擔心財富分配不均勻;不擔憂人民太少,只擔憂境內不安定。若是財富平均,便無所謂貧窮;境內和平團結,便不會覺得人少;境內平安,國家便不會傾危。做到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再修仁義禮樂的政教來招徠他們。他們來了,就得使他們安心。

這裡最值得商榷的是如何解釋「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均」的意思。如果在此處理解為「平均」的意思,那麼儒家的主張中就有了「均貧富」、贊同「平均主義」的內涵,但實際上儒家從來就沒有「平均主義」的思想。孔子要求「克己復禮」,要求社會各階層各守其本分,要求「正名」,而這顯然與「平均主義」相差千里。

事實上,先秦諸子百家中,唯有農家的許行主張取消分工,同一種商品不允許有兩種價格,強調「絕對平均主義」。許行的思想受到了儒家「亞聖」孟子的猛烈批評,認為他「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

既然「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均」的意思不是平均,又作何解釋?南宋理學家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的註解是:「均,謂各得其分。」「分」可以理解為「本分」,但在古漢語中還有「權利」的意思。

因為這段話是孔子針對兩個輔佐季氏但又不贊同其攻打他國的弟子冉有和子路而發的議論,「不均」應是指不遵名分、不按規矩分配社會財富,強取豪奪踐踏了社會公認的「公正」、「公平」準則。是以「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合理的解釋,一是:「無論是諸侯或者大夫,不擔心財富不多,而是擔心不能各守本分;不是害怕財富貧乏,而是害怕社會動盪。」二是:「無論是諸侯或者大夫,不擔心財富不多,而是擔心不能得到公正的權利;不是害怕財富貧乏,而是害怕社會動盪。」

如果各守本分,各自得到公正的權利,就不會有貧窮的問題,各方和睦相處就不在乎人口多少,社會就會安定。後人將孔子這段話改為「不患貧而患不均」,意思是由於「不均」會導致人們「不安」於現存秩序而起來反抗。

雖然沒有資料顯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的曲解源於何時,但中共治下將其意思扭曲,無疑應與其所信奉的共產主義相關聯。共產主義社會的本質就是一種絕對平均主義,而絕對平均主義是違反人性的,這也就意味著共產黨描繪的共產主義社會的那種美好生活是註定不會實現的,只不過是欺騙人的工具。

因為任何一個社會都是由人組成的,人一多了就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社會關係,就有了社會的分工和合作,也產生了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就需要社會管理。社會管理的職能是平衡社會關係、化解社會矛盾,使社會穩定,體現公平正義。社會管理又分為法律和道德兩個層面,法律是一種外在的約束,而道德是一種內在的一種規範,法律和道德就規範了人在社會中的行為準則。只要能夠體現出公平正義的社會都是好社會。

而中共治下的社會一面在給人民畫「平均」的大餅,一面極盡所能壓榨、欺騙人民,批判、扭曲傳統文化顯然是中共為達此目的的伎倆之一。@*#

參考資料:
1. 《論語》
2. 《中國的自由傳統》

責任編輯:李婧鋮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漢朝是一個「以孝治天下」的王朝,如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對於自己的母親薄太后,就非常孝順。母親生病,他不僅廣招名醫,而且還親自給母親餵藥。母親病情突然加重時,他更是萬分焦急。上行下效,整個漢朝,對於老人,是相當的尊重,也給予了一定的特權,而保障老人特殊權利的是歷史上有名的「王杖制度」。
  • 上古五帝時期就有了高等教育,當時的教育場所叫「成均」,虞舜時稱為「上庠」,夏朝時稱為「東序」,商代時稱為「右學」,周代時名為「東膠」。西周時已經出現了「太學」的說法;從漢代開始,「太學」成為國家在京師所設大學的正式名稱。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陳宣帝陳頊像,出自唐閻立本《歷代帝王圖》。(公有領域)
    《歷代名畫記》是唐代張彥遠撰寫的中國第一部繪畫通史,為後世研究中國美術史和傳統文化留下了寶貴的史料。
  • 冥冥中有定數!唐代書生靈魂離體入了冥府,預知三年前程,還陽後果然靈驗!書生靈魂離體所見,只預見他此生未來生命之果而未得其因;觸發我們深入追索:命運安排的根據為何呢?那麼命運不好的,又怎樣能改命呢?
  • 有意思的是,子游問孝,孔子強調孝以恭敬為本(孝在於內心的敬愛);子夏問孝,孔子強調的則是外形(容色)的和悅。孔子的這些說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側重點不同,相互補充的,要貫通理解。
  • 「我以前,捉鮑魚在全個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門老一輩的人說起我的名字都認識,就是最會捉鮑魚那個!」年屆七旬的塔門原居民黎雄(雄哥)回憶童年時光,語氣頓時興奮了起來,「我們沒有東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魚、蝦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門島,千帆競發,漁獲滿滿,「我們吃不起麵包的,是吃鮑魚、吃海膽長大!」原來那時候的塔門,麵包比鮑魚還矜貴,真是讓筆者大開眼界。
  • 孔子為學日深。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至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學《易》,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這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但齊景公不能用孔子,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魯國。經過這些磨練,孔子對人生、時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說「四十不惑」。
  • 五月薰風送暖,現代母親節康乃馨當令,回想古代中國的兒女們送什麼花給母親忘憂呢?親子深情是歲月摧殘不了的至性,常在人心,光耀詩心。一起來看古代詩人孟郊和王冕獻給母親的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