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rix影片可能成為現實 嬰儿們將從生產線中誕生!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月12日訊】2001年,新世紀的開局之年。本來就不平靜的生命科學研究領域不斷傳出新聞,尤其在人類生殖科學研究領域,研究者已經把探索的腳步邁進了倫理禁區,接二連三地爆出令人震惊的突破。
 
  突破之一:在電腦芯片上孕育生命
 
  2001年7月12日,西方各大媒體紛紛報道,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兩位胚胎學家戴維畢比和馬休惠勒正在研制一种模仿動物受精和胚胎發育過程的芯片,設計目標是使受精和胚胎發育的早期過程在一個容器內完成,直到胚胎發育到适于進行移植的階段。或許在未來50年到100年內,這將徹底改變人類嬰儿的出生模式。屆時,部分或全部的怀孕過程完全可由机器設備來完成,也就是說嬰儿們將從一條條生產線中誕生!
 
  消息傳出,立即在社會各界引起震動。兩位研究者宣布,他們的研究目前仍處于提高家畜的生育能力階段,但最終目標是將這一新技術運用于人類胚胎的發育。有關人士聲稱,這項研究可能是為今后50至100年普及體外受精而邁出的第一步,它解除了女性在妊娠過程中感染各种病毒的威脅。
 
  不過,凡事有利必有弊。且不說這种“生產嬰儿”的方法像極了電影《第六日》中描繪的科幻場景;單是在排除基因有問題的胚胎這一點上,就會減少人類基因的多樣性和選擇性。生物需要多樣性,人類同樣需要。如果人類都“优生”成為理想之人,很可能一种怪病毒就可使全人類遭到滅頂之災。
 
  另一种反對意見來自于哲學上的理由,認為“芯片嬰儿”違背了自然的本質,它把神圣的人降格為物,從而使人成為技術操縱的對象,以及可以在流水線上大量制造的產品。
 
  想一想,每一個生命都是從一顆受精卵開始的,就在受精的一剎那,平均有上億個精子競相爭取与一個卵細胞結合的机會,最后的“胜利者”就是來到這個繽紛世界的我們中的每一個人。這就是生命的奇跡!對此,我們只能接受,并生出一种由衷的敬意。然而,“芯片嬰儿”卻打破了這一奇跡,天地間最大的奇跡成了單調、乏味的生產制造業,每一個人的誕生不再是宇宙中的奇跡,不再是天賜的緣分,不再是惊喜的期待,不再是上蒼的禮物,而只是一种人為干預的結果。當奇跡不再出現,當緣分已經消失,當期待化成泡影,當禮物退去魅力,我們該從何處再去尋覓那份生命特有的純真和人生的价值呢?
 
  突破之二:新技術催生“基因改造人”
 
  据英國廣播公司(BBC)5月4日報道,美國新澤西州圣巴納巴斯醫學中心生殖醫學科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在利用一項新技術對不育婦女進行治療時,對遺傳給下一代的人類基因進行修改,“無意”中創造了世界上第一批轉基因嬰儿。
 
  該研究所首創的是一种叫做“卵質轉移”的技術。該技術的程序是:先准備好不孕夫婦的一個卵子和精子,以及另一位婦女捐獻的一個正常卵子。然后,通過微型机器人的机械臂,操縱一根顯微針,從捐獻的卵子中抽出少量細胞質,然后把細胞質注射入不孕婦女的卵子內,并進行受精。這樣,原本因卵子有缺陷而無法生育的婦女經過這种移植后就怀了孕。
 
  參与該項研究的科學家發表聲明,否認了有關他們培育出世界上第一批轉基因人的報道。小組負責人雅克科恩說,媒體的報道是一种“斷章取義”,并不准确。他和同事們采用的技術只不過是把健康婦女捐獻的正常卵子中的某些DNA成分添加到不孕婦女的卵子中,并沒有對培育出的嬰儿基因進行修改,只不過是在嬰儿細胞中的非功能性區域添加了DNA片段。他指出,由于嬰儿的基因和基因組并未被修改,因此他們培育出的這些嬰儿稱不上是“轉基因嬰儿”。但另一些科學家和社會學家卻批評說:“通過這种方法出生的孩子實際上有兩個母親,因此是違反人類道德的。”
 
  對此,我國學術界普遍認為這項被媒體大肆炒作并引起廣泛爭議的“基因改造人”實驗,只是在倫理上有較大突破,并不是重大的科學突破。
 
  突破之三:“抗癌嬰儿”在美國出世
 
  “轉基因嬰儿”的風波尚未平息,“設計嬰儿”的爭議又起硝煙!2001年6月7日,美國芝加哥生育遺傳研究所的科學家宣布,他們利用“胚胎植入前的基因診斷”(PDG)幫助來自紐約的一對夫婦怀孕,并生育一個沒有“利弗勞梅尼綜合症”的健康男嬰。這名嬰儿后來被媒體稱之為“抗癌嬰儿”。
 
  利弗勞梅尼綜合症(Li-Fraumeni)是一种家族性遺傳病,它對多种癌症,包括乳腺癌和白血病有遺傳傾向。利弗勞梅尼綜合症基因攜帶者通常會把這种基因遺傳給孩子,在孩子活到45歲時,將有50%的可能患上与利弗勞梅尼綜合症有關的癌症;而孩子活到60歲時,這种可能性就增加為90%。
 
  “抗癌嬰儿”父親的家族已經有兩代帶有利弗勞梅尼綜合症基因了,結婚后一直不敢生育,生怕后代也帶有這种綜合症基因。后來,夫婦倆找到芝加哥生育遺傳研究所的科學家,希望生育一個不攜帶利弗勞梅尼綜合症基因的健康寶寶。
 
  這种“定制”嬰儿技術,實際上就是試管嬰儿技術和胚胎植入前的遺傳診斷技術的聯合應用。先通過試管嬰儿技術使精子、卵子在體外結合后形成多個胚胎,待每個胚胎長到一定重量時,從胚胎中取出1至2個細胞,對其進行細胞學檢查,判斷胚胎中是否存在遺傳疾病的基因,再把經過篩查确認為健康的胚胎放回母親子宮內,孕育成健康的胎儿。
 
  世界上第一個在未植入子宮前就已排除家族癌症遺傳基因的嬰儿安然誕生,引發了通過基因技術“定制嬰儿”的爭議:如果給你一個選擇權,讓你可以重新選擇孩子的眼睛、頭發以及皮膚的顏色,你愿意嗎?
 
  對此,一些研究者認為,從現有的技術看,通過對體外受精卵DNA檢測來預防已知家族性遺傳病并不稀奇,不少單位早在進行同類研究,但這与人為改變嬰儿性狀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從目前掌握的分子生物學技術來看,檢測疾病相關基因与在體外通過改變胚胎來“定制嬰儿”相差太遠。這名“抗癌嬰儿”只是單一基因的篩選,而決定子女外貌、性格、智力、健康或壽命的基因不止一個,修改的難度極大,“定制嬰儿”目前還難以實現。
 
  突破之四:女人孕育將不需要男人
 
  信不信由你,沒有卵子精子照樣可以受孕。7月10日,澳大利亞墨爾本莫納什(Monash)大學的男性不孕學專家奧莉拉克翰卡普蘭博士向外界宣布,他們已經找到一种新的受孕方法———單親無精生殖技術,可以使卵子在無精子的情況下与人體任何部位的細胞相結合而成孕,這一研究結果可為不孕男子或女同性戀者帶來福音。
 
  卡普蘭領導的實驗小組已用老鼠卵子与老鼠體內無生殖能力的體細胞(somatic cell)相結合而生產出多個受孕體,其過程完全仿效精卵結合。他們下一階段的試驗是把這些“無精受孕卵”移入老鼠的體內,觀察其生長情況。研究人員估計實驗將為期一年。
 
  直到這一實驗前,人類還不能利用體細胞讓卵子受孕。體細胞是由兩組染色體构成,精子細胞僅存在一對染色體。理論上,前者不可能令卵子成孕。但卡普蘭研究小組采用化學技術強行拆開體細胞兩組染色體,將體細胞中多余的一對染色體剔除,只留下一對染色體同精子的一對染色體結合,最后成孕。不過,以這种方式受孕的卵子是否能順利地發育成胚胎,研究員仍然沒有十足把握,只有待小老鼠誕生后才能知道胚胎是否正常發展。若證實可行,將用人做實驗。
 
  從理論上講,有了這一技術,女性生育孩子將不需要男人的“貢獻”。例如:一對同性戀婦女如果想要孩子的話,就不必找一個男子捐獻精子,只要用一名婦女身上的體細胞就可以產生同一胚胎。不過,由于女性缺乏男性基因資料,所以只能產下女嬰。卡普蘭表示,許多不育人士都希望以這种方式獲得自己的孩子,她已經開始考慮利用這一發明幫助那些因為無法產生精子而不能生育的夫婦。一些不孕症專家指出,這項實驗將是意義重大的突破。但是如果利用同一人體的染色體來生育嬰儿,嬰儿患有遺傳缺陷的危險性會大大增加。
 
  与許多科學技術一樣,“單親無精生殖技術”容易引發倫理道德上的問題。專家們指出,不使用精子就可以使卵子受孕的技術牽涉到的法律、倫理、道德問題,要比其他形式的試管嬰儿复雜得多,其影響是深遠的。
 
  由于澳大利亞像許多國家一樣,禁止所有牽涉將體細胞移植至人類卵子的實驗,有關研究可能要在美國進行。有人風趣地說:看來,當今英語世界最當紅的女權主義者格雷爾(GermaineGreer)提出的親密愛侶之間“無性生活”(sexless life)的惊天大提議,有可能在新世紀推廣!不過,還有人很嚴肅但是煞風景地追問:如果性愛与繁殖分离,人體的生理是否會發生改變?生殖器官是否會退化呢?這些問題太不好玩,就留給新人類回答好了。(中國青年報)(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生命的第三只眼—松果體 (1/12/2002)    
  • 港報提醒政府必須堅定執行終審法院裁決 (1/11/2002)    
  • 【紀元專欄】追究江澤民四大黑箱作業﹕(四)大陸入世新氣象 (1/11/2002)    
  • 子不嫌母丑,憎父坏 (1/11/2002)    
  • 湖北遼宁又有兩名法輪功學員被迫害致死 (1/10/2002)    
  • 鄭秀文坦言劉德華是自己的貴人 (1/10/2002)    
  • 喬丹婚變內幕:勾搭女大學生? (1/9/2002)    
  • 婦公廁棄初生孫女候懲 (1/9/2002)    
  • 增聘保鏢戒備 趙薇為安全買重金保險 (1/9/2002)    
  • 江蘇泰興一剛剛通過安檢的浴室鍋爐爆炸 1死4傷 (1/8/2002)    
  • 湖北恩施一名下崗女工法院前自焚重傷 (1/6/2002)    
  • 趙薇請來保鏢一級戒備保護安全 (1/4/2002)    
  • 遭警察綁架 劉永旺已絕食絕水抗議108天 (1/4/2002)    
  • 湖南一客車爆炸致2死23傷 初查繫人為引爆 (1/3/2002)    
  • 南京兩工地元旦濺血 (1/3/2002)    
  • 成都遭遇濃霧:高速撞車 航班延誤 旅客滯留 (1/3/2002)    
  • 嚴家祺:王若望——与三代獨裁者不屈斗爭的一生 (1/3/2002)    
  • 生物的神秘起源—科學家挑戰達爾文進化論(續) (1/1/2002)    
  • 劉天: 戰爭年? (1/1/2002)
  • 相關新聞
    劉天: 戰爭年?
    生物的神秘起源---科學家挑戰達爾文進化論(續)
    成都遭遇濃霧:高速撞車 航班延誤 旅客滯留
    南京兩工地元旦濺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