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伊武檢 美與聯合國認知差距大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11月18日訊】就在聯合國武檢小組先遣人員抵達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前夕,華盛頓郵報十七日報導,布希政府和聯合國對武檢人員應如何執行任務意見分歧,前者堅持應儘可能以最嚴格方式在伊國境內搜尋核生化武器,並從嚴要求巴格達如實申報;但聯合國首席武檢官員布利克斯、秘書長安南、俄羅斯和法國等其他安全理事會成員國則傾向於證據原則,即除非伊國確實嚴重違反聯合國決議,否則不應訴諸武力。

郵報指出,美國和聯合國對武檢任務的認知差距,意味著一旦武檢工作正式開展,華府恐難避免與其聯合國重要友邦爆發進一步衝突。

據自由時報十八日綜合報導﹐布利克斯和國際原子能總署署長艾巴拉迪十七日抵達賽浦路斯,他們十八日將率領一支二十五人先遣小組搭乘專機前往巴格達,並於二十七日正式展開武檢任務。

 布利克斯十月間曾表示,武檢人員在執行任務時應「立場堅定」,但切勿「意氣用事」。安南十三日也表示,美國似乎只是想藉武檢為其採取軍事行動尋找合理化依據。郵報指出,安南上述發言顯示,聯合國已將美國高層官員的發言解讀為美伊衝突無可避免。

 時代雜誌和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所做的最新民調顯示,逾六成美國人已有美伊衝突無可避免的心理準備,然而,受訪者中也有四十七%認為美國不應在未獲聯合國授權下進攻伊拉克。

 海珊十六日曾致函國會,解釋他為何決定接受武檢。信中聲稱此舉意在避免給予美國發動攻擊的口實,「敵人又再次試圖以安理會之名推動其計畫」,「希望我們選擇的方法能夠讓真相大白於世,那就是伊拉克並未擁有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布希則在週末全國廣播演說時表示,美國的目標並非僅止於武檢人員重返伊拉克,「我們的目標是解除伊拉克的武裝」。「伊拉克的獨裁者最好放棄其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否則美國將領導一個國際聯盟解除他的武裝」。

 另外根據紐約時報十七日報導,美國情報單位正祕密監控境內數千名伊拉克人,以防止同情海珊者可能發動恐怖攻擊。這數千人包括正在美國國內的伊拉克公民,或是在美國就學、就業的美籍伊拉克人。(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法總統席哈克聲稱將力圖避免對伊發動戰爭
為消除俄國疑慮美國將提有關伊拉克新決議案
時事分析:美國能否同時三線作戰
美國促安理會就伊拉克草案舉手表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