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甲店主涉騙1300萬PPP被捕

一批員工被列為7家店的僱員 造假工資單 用無證移民從事低薪工作

人氣 438

【大紀元2020年12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一家開連鎖美髮美甲沙龍的越南裔家庭有三人在12月10日被捕。而其中兩人涉嫌不同的案子,同時被紐約南區聯邦法庭和東區聯邦法庭起訴,實屬罕見。

綜合紐約南區和東區聯邦檢察官辦公室公布的信息,阮玉孟(NGOC MANH NGUYEN,音譯)、何維多利亞(VICTORIA HO,音譯)和何島達(DAT TAT HO,音譯)是一家人,該家族擁有超過15家名為「Victoria Nails&Spa」的美髮沙龍,遍及紐約大都市地區,包括皇后區、布朗士、布碌崙和長島,在新澤西州也有。

其中南區的案子,指控該家族阮玉孟、何維多利亞、何島達三人為了騙取1300萬元救濟小型企業的紓困貸款「薪資保護計畫」(PPP),謊稱他們在家族企業中僱用了多少人,向他們支付了多少薪水,並篡改工資單和報稅單。被控以銀行詐欺、電信詐欺、對銀行不實陳述、詐欺美國政府罪。

而東區的案子,指控該家族阮玉孟與何島達涉嫌從越南販運人口從墨西哥邊境等地非法進入美國,為紐約市和長島的美髮沙龍從事低薪工作。

起訴書指,自2015年以來,被告經常前往越南旅行、招募人員,例如,2017年3月16日,阮玉孟回美國時,同機有三名越南人用C1簽證(美國過境簽證,僅允許個人最多在美國停留29天)入境,之後到他的髮廊工作,三名越南人隨即在美國以虛假故事申請政治庇護。

他們被控非法攜帶和窩藏大量來自越南的非法移民為他們的髮廊提供廉價勞動力,該家族在經營的髮廊附近擁有或控制至少12棟住宅物業,用來窩藏非法移民。執法人員根據電子監控、查閱移民記錄、臉書通訊、電子郵件、拘留所的通話記錄截獲證據。

此外起訴書指,至少從2020年4月到6月左右,阮玉孟、何維多利亞、何島達三人向至少兩家金融機構提交在線申請,申請總額超過1,300萬美元的小商業局SBA的PPP貸款。申請時,他們虛報並嚴重誇大公司的雇員人數以及雇員工資,使用同一批員工的名字為不同家店申請,例如一個員工同時被列為7家店的僱員,並使用造假的工資單及報稅單,以獲得更多紓困金。

根據他們提交的欺詐性PPP貸款申請,政府為「Victoria Nails&Spa」批准了總計超過1,300萬美元的PPP貸款,並將大約780萬美元的貸款收益分配到阮玉孟、何島達和其他家庭成員控制的銀行帳戶中。

在得知公司的一個銀行帳戶因涉嫌欺詐活動被發放PPP貸款的金融機構凍結後,其中一名被告在互聯網上搜索「PPP欺詐」,「PPP貸款欺詐逮捕」和「如何擺脫PPP貸款」。隨後,被告撤回了向該金融機構的PPP貸款申請並/或者還款。

薪資保護計畫(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PPP)是由聯邦政府擔保,經SBA和商業銀行發放的特別貸款計畫。 PPP會向符合資格的中小企業提供為期八週的現金流貸款。只要雇主將這筆貸款用於發工資、付房租、房貸,則部分或全部的貸款將被免除。

這些資金專門用於陷入困境的小型企業,讓他們的現金流不致於斷流,從而引發連環債務危機。2020年4月,美國國會批准了超過3,000億美元的額外PPP資金。

聯邦調查局助理局長斯威尼(William F. Sweeney Jr)表示,為了幫助小企業在大瘟疫中生存的紓困貸款不幸被這些人當作自己的「私人存錢罐」。

44歲的阮玉孟和31歲的何維多利亞報住長島拿騷縣希克斯維爾(Hicksville),33歲的何島達報住布朗士,他們分別被控一項串謀實施銀行和電匯欺詐罪,最高刑期為30年;一項針對美國的重大欺詐罪,最高可判處十年徒刑;以及一項串謀做出虛假陳述的罪名,最高可判處5年徒刑。此外非法人口販運,若罪成最高面臨15年監禁。◇

責任編輯:李悅

相關新聞
美甲店廉工低價模式或終結
ICE紐約布碌崙執法 華人美甲店被查
美移民局查商家 在美做生意僱人需備I-9表
接受糧食券付款 紐約華裔美甲店主被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